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旅游进入“预约”时代,人们的出游幸福感被提高了吗?

2020-11-22 19:04:15 新旅界 Jenny

国内疫情局势渐稳,门票预约、产品预售、线上预览等形式不断被挖掘,成为释放旅游动能的最佳助力,随着这些出游新形式的推广普及、灵活运用,旅游“预约”时代正式到来。

\

几年前,“预约生活”模式悄然兴起,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流行。

小到情人节送花、春节洗车,大至挂号看病、旅游订酒店机票,人们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带来的无限便捷。互联网在改变人们原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提升生活中的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疫情黑天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预约旅游随之兴起。《人民日报》今年3月时曾报道,预约旅游要求在定额的30%,也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

国内疫情局势渐稳后,门票预约、产品预售、线上预览等形式不断被挖掘,成为释放旅游动能的最佳助力。

而随着这些出游新形式的推广普及、灵活运用,甚至成为“标配”,旅游预约时代也正式到来。

如今,预约旅游在全国各地景区已推行近一年时间,人们在这一新出游方式中的感受如何?

我们找了一些经常出游的人,坐下来聊了聊。

 

01
 

出游是为了轻松,不想再排长队、找车位

张女士| 亲子旅游,32
 

见张女士的时候,她身边活泼的女儿开心地摆弄着在公园里买的吹泡泡玩具,嚷着一起去室外玩。
 

张女士说话京味十足,是典型的80后城市亲子家庭(2+2+1)代表。

“平时周末没事儿,就喜欢带着家里这几口子出去溜溜”。她口中的“几口子”不仅包括女儿,还有帮着照顾孩子的父母。

最多相隔一周,他们就会去北京周边的山里或者有水的地方转转,全家放松放松,也能给孩子多拍点照片留作纪念。

因为有孩子和老人,要考虑到他们的精力和体力,所以张女士每次都会至少提前两三天做攻略,找好目的地。而后,她会在评论区看看最近景区人多不多,再做最后的决定——这是做攻略时的重中之重。

“北京父母都集中在周末遛娃,以前早起去景点,总碰到排大长队的情况。”张女士回忆起之前的失败旅程,苦笑着叹气道。
 

“我记得有一年赶上五一出去玩儿,光排队就排了40分钟,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人就想打道回府了,真实版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我们见面的这个周末,张女士刚带着一家人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出来,却和往年相比有着不同感受。

“刚开始因为疫情限流要提前预约还不太习惯,有一次忘记了,到了景区门口真的没让进。但现在习惯了,提前一天预约也不觉得麻烦,还能顺便看看点评上网友的评论和推荐。”

张女士说着就打开了手机相册里刚拍的女儿照片,女孩换了好多POSE,“现在不用一家老小苦等排队了,找车位容易了,景区里的人少了,拍照也不用像打游击似的了。”

她说,要再回到以前,让一家老小陷入那种慌乱之中,可能就没法接受了。
 

02

假期多珍贵,预约好了时间才不会被浪费

刘先生| 旅游达人,28
 

见到刘先生时,他还未落座,便表示这次对话不能聊太久,因为他要去赶到海南的随心飞。

作为典型的旅游达人,在上大学时,就喜欢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全国各地去旅行。至今他已经走过大半个中国省份,国家也去过不下十个。

即便在工作后,刘先生依然每年会拿出所有的假期时间去各地旅行,今年他已经逛完了湖北,这个冬天他还想在海南暂避一下北方冬季的寒冷。

刘先生在聊天过程中,偶尔会看一下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哪怕没有疫情我也会提前买好行程里的门票,因为排队的时间,足够我多逛一个景点了。”

出游经验丰富的刘先生,每次都会对目的地的景点游览时间进行缜密规划。时间,是旅游时最贵的成本。

有时,他会和朋友一起自驾出游,每次基本逛遍一个省。但刘先生认为自己不算是深度玩家,只是希望不错过那些最值得一去的景点。

“所以我做攻略做的很细,以前很多景区不能在手机上买票,这种不确定性我吃过很多亏。有时车开到门口不让进,还有的因为网上没有清楚的介绍,导致走错了门。”

疫情之后,很多景区将售票处和景区介绍搬到了网上。对于追求确定性的刘先生而言,也是意外之喜。

访谈中刘先生还提到,听说今年故宫600年大展快结束了,想赶紧去看看。结果查信息的时候看到,国庆假期时,有的游客从很远地方来北京,却因为没预约只能站在门口,不得不叹了口气。

“他们为什么不预约呢?买完票还能看看附近住哪儿、吃什么、怎么玩儿,难得的假期就这么被浪费太不值了”,刘先生如是说。

 

03

预约体现的是现在的疫情防控水平和未来的旅游管理水平

李先生| 旅游从业者,35
 

既是旅游爱好者,又是从业者的李先生,对于预约旅游在国内的推行十分看好。


由于工作原因,李先生经常会到国外出差,他表示,在欧美门票预约已经推行多年早已成常态。相比之下,国内发展较晚,加上各地政策不统一、预约渠道过多,预约体验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我想叫外卖,附近一共十家店,除了平台之外,有的需要打电话,有的只能在PC官网订,有的是小程序,有的是自家App,那结果就是我可能不想叫了,或者只选平台上有的。”

他举了今年广受关注的一个例子。“以往假期的人山人海不说,今年清明假期第二天黄山达到流量上限停止游客入园,我就有一个朋友发了朋友圈,说自己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却被挡在山门外。结果十一假期黄山又上了热搜。”

此时,他打开手机点开了微博上的#黄山爬到一半想回家进退两难#话题,阅读量已高达3.7亿。

事实上,从今年五一假期开始,文旅部每逢假期即反复强调“限量、预约、错峰”,旅游行业内调研也显示,预约实施后,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景区也因为坚持预约限流,没有出现疫情防控问题。

“预约旅游不仅能在疫情下保证游客的出游安全,提高游览舒适度,还提升了景区管理水平、以及资源效率。”作为从业者,李先生显然希望看到旅游服务行业能朝着更成熟的道路发展。

在他看来,疫情过后,预约旅游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升级,需要类似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牵头,只有技术、数据、资源得到统一调配,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才能让用户能够拥有更方便的体验,最终更快接纳这一趋势。
 

04

预约旅游并非疫情所致,而是顺势而为

 

在以上三份访谈背后,我们一共与38位旅游高频消费者或从业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其中有73%提到“最起码不用让我再排队了”;7.8%提到“疫情防控不接触更安全”;5.2%提到“预约买票更方便了”;5.2%提到“有了预约后就不需要带现金了”。

在梳理所有访谈记录后,我们得到了预约旅游的三个价值:

·  预约背后代表着限流的可行性,游玩舒适度明显提升

·  预约让游玩信息更透明、行程更确定

·  预约实现了景区防疫管理安全有序,并将成为数字化管理的入口
 

当然,作为新兴事物,预约旅游在刚开始推行的阶段,无论是认知还是体验,都需要逐步完善和统一的过程。

比如有两位访谈者说“手机购票不算预约、防疫信息登记才是”。而更多访谈者并不同意,认为提前在手机购票已经完成了实名预约。
 

只不过,很多景区需要在门口换票或者重复登记,反而增添了麻烦。预约制带来的“不用排队”的好处,也随之消失了。

但随着更多人开始体验到预约带来的这些价值,习惯就将自然养成。从宏观来看,这不仅是个体行为的变化,更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后的必然结果。

如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巴黎铁塔、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西班牙圣家族教堂等全球旅行圣地,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已推行预约制。

国内的预约旅游趋势,也早在几年前开始突显。近年来,敦煌莫高窟、故宫博物院这种享誉世界的历史人文类景区,率先实行预约制。随后,如青海茶卡盐湖、北京香山公园这类自然环境景区也开始采取预约制。


正如上文的行业从业者所言,旅游预约制在国外的落地已相当成熟,国内也将沿着相同的方向发展。

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催化了这一过程。

《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预约游玩得更舒畅》的文章,其中也这样写道:景区限流预约是对景区、游客的双保护,在保护景区文物和自然资源的同时,让游客获得更安全、更有尊严的游览体验,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

在线旅游观察者肖远山表示,除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安全考虑,预约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景区文化保护和游客体验提升。

“欧洲建筑型的景区为什么要半小时一场?假设建筑的最佳容纳人数是1000人,但如果旺季为了多卖票,放进来10000人,那么势必会造成游客体验不佳。”肖远山举例说。

他认为,预约旅游是景区和商家需要不断强化的概念,因为只有借势而为,从消费者体验提升的角度出发,才能实现共赢局面。

换而言之,游客体验的好坏,决定了习惯能否养成。

据美团发布的《2020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显示,10月3日,美团门票创下了单日入园人次突破500万的新纪录,较去年同期的360万大幅增长超38%。

预约旅游同样成为国庆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今年十一使用美团门票预约旅行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4%,其中提前两天以上进行门票预约的游客同比去年提升八成以上。

不难看出,预约正在成为消费者假期出游的新习惯。


后记

在北京龙潭湖公园的实地走访中,我们遇到了正用手机入园的赵女士。

已过花甲之年的赵女士,经常和姐妹们在公园里组局锻炼。在得知公园能预约买票后,赵女士最初是让孩子帮忙预约,很快她自己也学会了。

“平时我也会跟孩子学学在网上购物和买菜,岁数再大,也得跟紧了时代不是。”赵女士说完,便前去赴约了。

标签: 预约 疫情 美团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