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让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2021-03-05 15:22:22 中国新闻网

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田静在当地培养出300多名紫陶手艺人。他们的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长到了6万元以上。

“2020年,中国如期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衔接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非遗技艺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15岁就开始学习陶艺的田静,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和云南省首席技师。她在千年古城建水建起占地近7亩的“田记窑”,完整复原紫陶的传统制作流程,吸引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慕名前来。

在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仍忙于向年轻人传授紫陶制作技能的田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今年两会,她仍将为非遗保护代言。

为此,田静准备两份提案,一份是《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高)增设非遗技艺师资的提案建议》,一份是《关于建设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议提案》。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的回归。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乡村小镇青年通过学习传统技艺获得一技之长,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田静说。

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田静在当地培养出300多名紫陶手艺人。他们的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长到了6万元以上。

“这是非遗技艺给农村青年带来的机会。”田静告诉记者,这些徒弟学成后往往又创建自己的陶坊,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紫陶产业中。

经过一年的调研,田静提出:在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设置非遗技艺专业,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人才,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动力。

在另一份提案中,田静提议建设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非遗文化。同时,以此为载体,促进民间对外交往。

“中国有着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理应发挥出更大价值。”田静称。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