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李梅:发挥戏曲文化旅游的经济与社会效能

2021-03-08 10:58:15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今年两会带来《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

作为时代生活的反映,戏曲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试图寻求戏曲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发挥戏曲文化旅游的经济与社会效能。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今年两会带来《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

李梅告诉记者,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经过长期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传承着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合体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戏曲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类别,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扩大戏曲文化的影响力,甚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旅游吸引物,引入外部客流、消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近年来,在各地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了“同质化”的不良倾向,比如民俗村、乡村游、文旅小镇等。从旅游项目设置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严重的同质化不仅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且会挤压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存空间,进而影响当地旅游业和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个性的集中体现。”李梅认为,发展戏曲与旅游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化解文化旅游的同质化问题。而戏曲文化旅游正是借助有明显地域标识,凸显当地人文风情的艺术形式,为避免文化旅游的同质化提供了条件。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戏曲旅游还没能有效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能。戏曲旅游项目仅作为民俗表演的组成部分,存在着视野窄小、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等情况。

在跟李梅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在“文化兴旅”的背景下,告别行走,深入体验让文化旅游备受青睐。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秀丽山川风光旖旎,历史人文厚重深邃。陕西既是远古文化的摇篮,又是周秦汉唐时代的中心,还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既接续了人类发展的史前时期,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又传承发扬了红色革命文化。陕西地方戏作为陕西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有热耳酸心的秦腔、细腻委婉的眉户、悦耳悠扬的碗碗腔,也有高亢舒展的横山道情、激越高昂的陕北说书、绵延清新的镇安渔鼓、热烈奔放的韩城秧歌、一咏三叹的富平阿宫腔,梦幻质朴的安康汉调二黄皮影戏,风趣幽默的商南花灯等。这些优秀的剧种演绎出了无数精彩、经典的陕西故事,成为秦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繁荣戏曲文化旅游,不仅能充分发挥我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不同地区间不同背景的文化差异会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让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友人能在陕西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时代气魄,而且能够进一步丰富陕西文旅产品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在游客中形成深层的影响力和传播源。

“戏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是深化文旅融合的创新成果,而且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积极方式。”李梅说,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还与其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密切相关。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不仅保留并传承了许多经典剧目,而且始终坚守着戏曲的艺术本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通过不同行当的展示,塑造出鲜明、灵动的人物形象,讲述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戏曲在沿袭传统与精粹基础上,也注重自身内容和形式的不断革新与创造,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要。在戏曲文化旅游的发展中,中国戏曲将继续发扬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迸发出持久的活力。

李梅介绍,西安临潼作为陕西乃至全国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在文旅融合上不断寻求突破,让临潼的旅游产业“火”了起来。可见,开发旅游文化演艺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戏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促进优质戏曲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中将起到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广大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游山玩水,而是更加注重文化体验、精神享受甚至是生活感悟。戏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创造全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提升旅游的内涵与品位,进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旅游生活需要。

李梅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戏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是深化文旅融合的创新成果,而且是三秦文化、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积极方式。建议国家在戏曲文化旅游产业上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给予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保障。各地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税收、创作、演出场所、演出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扶持,比如划拨专项资金,建设戏曲旅游项目,补贴戏曲旅游演出成本等。

二、因地制宜开发戏曲演艺项目

建议政府搭台、剧团与企业“唱戏”,因地制宜地开发戏曲演艺项目。在充分依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旅游项目内在文化元素,将旅游元素与文化元素完美结合,讲好地域故事。在陕西,可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结合陕西本土戏曲多剧种优势,利用成熟剧目和新创剧目,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统筹规划戏曲文化旅游线路,面向境内外游客,打造陕西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三、统筹规划,打造戏曲文旅小镇

建议在依托旅游资源打造戏曲演艺项目基础上,不仅要积极开发戏曲文化旅游的“周边产品”,还要统筹规划,打造具有旅游功能的创意文化小镇和自身能够实现观赏游览、娱乐休闲功能的戏曲文化小镇。比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拟打造的临潼“梨园小镇”,除依托当地历史遗存开发戏曲文旅演艺项目外,还将积极发挥现代技术和科创优势,根据当前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消费与审美需求,在梨园小镇打造VR视域下戏曲体验馆,让游客不仅能够与剧中人物对话,而且能够参与演出;建设戏曲影视基地、戏曲数码产品的制作基地,在为戏曲艺术生产服务的同时,让游客走近戏曲生产,更加深入了解剧目创作过程;进行戏曲动漫创作与展示及衍生产品开发等,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游客,还能让游览给游客留下更多、更深的文化印象。“梨园小镇”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城市认同感,让戏曲旅游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特色窗口,特别是让年轻人真正走进戏曲、深入了解戏曲,主动参与戏曲,进而自觉弘扬和传承戏曲。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所在城市形象,满足当地市民的文化归属感,不仅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也有可能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李梅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戏曲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