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暖春行动 | 直击转型中的旅行社:干叫苦无意义 全力转型博得生机

2022-04-24 11:55:22 新旅界 Joe

疫情下的旅行社如何守正创新?

编者按

当前,中国文旅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衰退,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大幅下挫,文旅从业者的信心也跌落谷底。不过,在全行业一片灰暗、怨声载道的当下,仍有一批兢兢业业的实干者和掌舵者从未放弃努力。很多企业领袖带领企业逆势前行,全力以赴修炼内功、精细管理、创新转型,为企业发展开辟一线生机;很多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加强产业研究和产业创新培育,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招商引智。

为了与文旅业界同渡难关,在困境中拨云见日,新旅界发起“2022暖春行动”,本次特别策划以“发现微光 创启新生”为主题,将通过案例报道、专题研究、线上课程、公益沙龙、项目路演等形式,将当下值得借鉴的发展经营模式、创新实践案例、行业发展趋势、投资关注热点等进行系统性分享。详细请关注文末海报和专题页面。

\

疫情蔓延之下,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高度依赖人员流动的旅行社组团业务。两年多以来,旅行社行业因为疫情影响而关停、裁员甚至转行的案例数不胜数。然而,洪流之下,总有那么一股坚韧的力量在逆向前行,它们勤于探索,敢于革新,勇于突围,奋力在“黑夜”中寻找光明,本期疫情下“旅行社企业转型”专题的“主角”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航旅游”)和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成都中青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上航旅游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上海,重点业务板块涵盖旅行社、商务差旅、航旅运营、空港服务、MICE及目的地运营的综合性旅游运营商。疫情前,集团年营收规模近三十亿元。据上航旅游总经理助理顾伟介绍,在2020年疫情来临之前,出入境旅游业务占集团业务总量比重较高,但持续了两年多的疫情改变了这一切,如今集团深受影响,上海地区的所有员工按规定居家办公。

\

图源:上航旅游官网

同样感慨疫情爆发前后营收落差的还有成都天府旅游产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磊。成都中青旅是天府旅投旗下旅行社公司,疫情之前,成都中青旅是成都地区数二的出境游大户,主攻俄罗斯、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市场,2019年大概能做到10个亿左右的营收规模,但疫情下出入境游的停摆致使公司营收大幅缩减,2021年下降到3亿元左右。

\

图源:成都中青旅官网

但“穷则变,变则通”,外部环境的剧烈震荡并未使这两家旅行社企业“弃械投降”,反而激发其了走上了“主动求变,守正创新”的道路。

据悉,为了摆脱对传统旅行社业务过度依赖的局面,自2019年起,上航旅游调整了旅行社、商务差旅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形成了以旅行社、商务差旅、航旅运营、空港服务、目的地运营和MICE的六大战略重点,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同为“全国百强旅行社”的成都中青旅也一改疫情出境游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结合当地特色逐渐向研学旅游、会展会议服务等业务方向拓展。

现状:有一份工作做就是幸福的事情了

“现阶段,旅游企业最多也只能先从省内游、市内游的业务中找机会。跨省游业务的恢复是全国一盘棋的,部分省份和市场的放开,对跨省游的作用并不大。疫情下上航旅游重点还是发力在本地游。”顾伟说。

他向新旅界(LvJieMedia)举例,为迎接北京冬奥,同时也为上海市民打造本地生活的好去处,2021年12月到今年2月,集团在上海白玉兰广场承办了上海第三届白玉兰冰雪节。这是“能看到陆家嘴三件套的冰雪节”,已经连续第二年由上航旅游承办运营,三个月时间里,活动为白玉兰广场总体引流约30万人次。也正是凭借着像冰雪节这样一个个创新项目,在疫情影响远未结束之际,上航旅游实现了逆势突围。“通过打造这种活动,既实现了集团自身的盈利,同时也提振了员工的精气神。因为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很多做营销、做出境旅游的员工分配在相关的岗位上了,把他们士气给鼓舞起来了。对于旅游业来说,在现在的环境下,有一份工作做就是个幸福的事情了。”

\

图源:上航旅游官微

顾伟所言旅行社从业者“有一份工作做就是个幸福的事情”非虚。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共同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出境旅游营业收入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总量接近一半,出境业务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板块。受持续疫情影响,出入境旅游业务暂未恢复,虽然国内旅游持续复苏,但旅行社产业规模增速放缓、总体经营效果不佳,行业亏损持续、部分传统旅行社关停休眠、人员流失持续扩大、行业信心不足、生存问题严峻等情况依然存在。

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国旅行社总数分别为38943家、40682 家、42432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旅行社企业数量和规模还是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增速连续多年放缓。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的旅行社总数中,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的有31578家,这一数据比2020年减少了9104家,缩减比例约为22.3%。

从全国旅行社从业总人数来看,2020年,全国旅行社的从业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93444人,减少的人数占比约22.5%。2021年的旅行社从业人数未公布,但从疫情实际影响来看,去年旅行社的从业人数的增长情况难言乐观。

同时,上述绿皮书还指出,此次疫情除严重冲击传统业务以外,也对旅行社业务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旅行社行业再也回不到过去,不能再靠信息不对称、批量组团、资源产品打包、赚取中间差价等原有的业务模式发展。

转型:主动求变,守正创新

事实上,在市场竞争格局演变和消费需求升级等大背景下,传统旅行社商业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要构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应认真思考如何应对消费升级下的旅游市场变化,创新经营思路,打造旅行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旅行社企业在旅游产业链条中的不可替代性。

为此,上航旅游早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就已经开始谋划转型。2019年,上航旅游成功完成股权多元化改革,深度发力旅行社、商务差旅、航旅运营等六大战略重点,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1年12月,上航旅游集团荣获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的“2021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创新案例大奖”;2022年1月,上航旅游集团蝉联“旅行社品牌20强”。

具体而言,在航旅板块,2020年,上航旅游与贵州遵义机场签约,达成全国首例旅游集团与百万级以上机场全方位航旅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合作期内,上航旅游将通过航线精细运营、航旅产品设计、营销方案策划、旅游客源组织、文创项目建设等方式,打造具备黔贵文化特色的目的地运营产品,提升遵义新舟机场的吞吐量。“遵义航旅项目”也因此荣获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的“2020年旅游集团融合创新发展十大案例”。随后在2021年,上航旅游又签下福建三明机场2022年机场航线运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机场航线综合运营展开合作。

\

图源:贵州遵义新舟机场官网

与此同时,作为国企,上航旅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在围绕国家近年来在文旅行业重点推进的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目的地赛道持续发力。

在建党百年之际,基于上海丰富的红色地标资源和公众、企事业单位红色旅游的热情,上航旅游集团推出了“100+10+1”的服务矩阵,以100条红色线路、10个红色培训产品和1辆红色巴士线路,服务用户所需;同样的红色地标资源发掘,还被引入了沙家浜、临沂、井冈山、南昌、延安、西柏坡等地。

\

图源:上航旅游官网

2020年,围绕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成果展示,上航旅游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指导下,打造临港工业游,并选派优秀团队,成立了临港分公司。建立了临港新片区首支专业化导游工作团队——“上航旅游临港导游工作室”,工作室屠培华还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金牌导游”培养项目名单。一年多时间里,临港分公司已经将工业游产品拓展到上海上飞装备、特斯拉等22家临港新片区极具特色和成长代表性的企业,接待游客超过万人。

今年年初,上航旅游签约了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的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将在这里打造乡村旅游。根据协议,上航旅游将围绕革新村的农旅文产业进行整体开发、多元发展与产业运营,将革新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一方面,公司原本的旅行社零售板块可以为其引流;另一方面,围绕当地乡村本身的特色文化,我们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包括夜市经济、体育赛事活动,包括以后还会引入一些精彩的演出项目等等。”顾伟表示。

\

图源:上海闵行区政府网

同样在疫情后主动求变的还有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中青旅。

“疫情爆发后因为出境游停摆了,所以我们必须有所调整,现在主要开展的业务有几个:一个是国内游,包括跨省游和一些省内的常规旅游及一些定制旅游;第二是研学旅游,这个是我们现在着力去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双减政策下,研学旅游的发展旺盛,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研学产品;第三个是会展服务和一些会议和活动的服务。”高磊向新旅界介绍。其中,在研学旅游方面,公司自身开发了像熊猫研学、三星堆考古等一批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研学产品。

\

图源:成都中青旅官微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大型活动和重要赛事组织和保障等。比如,今年成都中青旅作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参与者,承接了其中的城市文化交流活动,青年社区的打造和大运会的运动员入境包机业务等。此外,公司还为影视剧及综艺拍摄提供差旅服务的保障——去年成都文旅集团投资的《一路唱想》综艺节目,就由成都中青旅提供保障服务。

“但从目前的整体营收看来,还是无法弥补主营业务的缺失的。去年我们公司收入大概三个亿左右,所以在原有的出境业务恢复之前,营收上还是很难去填补的,特别是今年疫情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以后,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高磊补充道。

展望:阴霾总会散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

文旅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旅游人数显著低于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22年一季度旅游经济形势与上半年展望》中预期的9.73亿人次,可见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仍较严峻,短期内旅游出行需求依然承压。

不过,对此,目前仍身处上海本轮疫情“漩涡”中心的顾伟却表现出人意料的乐观,“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疫情的阴霾总会是散去,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客观存在,而且会延续下去,甚至会发展更好。”

他认为,疫情之下的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企业,要与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抗衡,必须主动做出自我改变。首先必须结合企业的特征,寻求适当的差异化,但不是为了变而变,也就是说要顺应市场。第二个是要结合企业的自身的实际,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和专注的领域,百折不挠,守正创新。

而在高磊看来,疫情持续蔓延下旅行社企业要谋求转型和创新发展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控制成本。因为大部分旅行社都是轻资产属性的企业,所以在疫情常态化之下,在转型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现金流相对安全,控制成本,减少资金流出,确保在疫情恢复以后能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业务的拓展,不要倒在黎明之前。

第二,可以利用门店网络和销售渠道开展多元化业务。旅行社门店网络多,疫情下单纯的旅游业务难以为继,如果能利用网点布局优势,把社区服务、综合的旅游咨询和异业合作等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它复合性的功能,从而增加复合化盈利能力。

第三,努力拓展B端产业服务业务。旅行社本身就兼备串联各个景区和推广的功能,所以它作为宣传和品牌露出的端口也是可以的,通过自己的门店网络和销售体系去做一些景区的导流和一些宣传,能够在B端上找到更多的机会。但作为轻资产企业,旅行社不适合去投重资产的项目,需要谨慎对待。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现金为王。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