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市公司 > 正文

从这份旅游上市企业裁员报告 看疫情下多少旅游人失去饭碗

2022-05-09 10:04:26 新旅界 王薪宇

旅游人才流失率达到了何种严重程度?

疫情肆虐,旅游市场严重萎缩,有多少旅游公司裁员、倒闭,就有多少旅游人失去饭碗或被迫转行。

这两年多来,旅游人究竟流失了多少?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披露。本期新旅界(LvJieMedia)将根据旅游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汇总50家新旅界重点关注的旅游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变动情况,管中窥豹,为评估全行业的人员流失情况提供可信的数据参考。

\

据新旅界(LvJieMedia)统计,截止2021年12月31日,50家文旅上市公司中,员工最多的三家分别是美团10万人、携程3.37万人、锦江酒店3.32万人。8家旅企员工数量超过1万人,员工数量1万以下1千以上的有27家,1千以下的有15家。员工最少的*ST海创仅40人。

其中,2021年末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末,员工数量有增加的共15家。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团增员最多,增员4.5万人,华住增员6032人,中国中免增员3940人。需要指出的是,美团的主营业务是餐饮外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企业,但美团在住宿预订、景区门票、交通票务等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对在线旅游影响举足轻重,故纳入新旅界重点关注的旅游上市公司名单,美团目前10万名员工,真正从事旅游相关业务的比例并不高。

\

排除美团,华住是近3年员工数量增长最多的旅游上市企业,增员6032人。深入分析华住增员,其实增员主要集中在2020年,当年增员4676人,而2021年仅增员1356人,主要原因是华住在2019年11月宣布55亿元收购了德国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团DH德意志酒店集团,该交易于2020年初完成并表,使华住集团员工人数激增。中国中免是由于积极扩张免税业务,员工数量从10780人激增至14720人。

除了美团、华住和中国中免,其他上市旅企的增员幅度不高。山水比德和奥雅设计是由于2021年新上市,成功募资并推进业务扩张,分别增员836人、511人。其他10家增员的上市公司增员幅度均在300人以下。

\

图源:摄图网

整体来看,排除掉美团,49家旅游上市公司2021年末比2019年末共减员36593人,相比2019年员工数量整体减少了14%。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排头兵,是实力最强、家底最厚的旅游企业,尚有大幅度减员,其他处在行业中流、基层的中小旅企,减员比例将数倍于此。

从减员数量上来看,减员最多的三家企业,分别是携程减员10568人、锦江酒店减员7639人、首旅酒店减员5959人。减员1000以上5000以下的企业有8家,减员1000以下的企业有23家。

数据显示,携程的减员主要集中于2020年,员工人数从4.4万人减至3.34万人,而旅游业似乎更萧条的2021年,携程员工数量不减反增,增加了300多人。携程减员的主要原因是业务量萎缩,尤其是出入境的酒店、机票业务,涉及相关业务的服务需求大大萎缩,相关岗位人员过剩。因此携程在2020年整体减员1万多人,减员比例超20%,而2021年携程人数不减反增。

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大幅减员的主要原因是缩减了旗下直营店的数量。锦江酒店2020年直营店减少55家,2021年减少13家。一家直营店所需的员工远大于一家加盟店,因而连锁酒店某个产品系列成熟后,都会压缩直营店数量,提高加盟店占比,员工数量也将随之持续减少。

对比来看,山岳型景区是最“稳”的上市旅企。例如黄山旅游增员81人,九华旅游增员194人,主营新疆天山天池景区的西域旅游增员58人,主营玉龙雪山的丽江股份增员3人,峨眉山A和张家界出现小幅减员,分别为65人、91人,减员比例分别为3%、8%。

\

新疆天山天池景区

按比例来看,减员比例最高的是腾邦国际,腾邦国际面临疫情和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濒临退市,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末减员比例高达84.38%。其次为主营出境游、跟团游的上市旅企,途牛减员69%,众信旅游减员68%。此外,减员比例超过30%的还有雪松发展、凯撒旅业、祥源文化、海航创新、西安旅游、首旅酒店和三湘印象。

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呈现出更稳的态势,例如上述减员比例超过30%的企业,除西安旅游、首旅酒店是国资控股,其他都是民企,尤其是整体最“稳”的山岳景区均为国资控股。但这一规律并不绝对,按减员数量来看,均为国资控股的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位列减员榜第二和第三,而民营控股的华住则增员6032人,仅次于美团。这说明,员工是否能端稳“饭碗”更主要是看企业自身的业务和战略。

\

丽江花间堂 图源:华住酒店集团官网

整体来看,这两年旅游市场的萎缩无可避免的造成上市旅企业务量和营收规模的下滑,也由此造成旅游人才的规模性流失,这使得本就缺乏人才的旅游行业雪上加霜。同时,在上市旅企的减员数据之外,是大量中小旅企的批量“枯萎”,它们的减员和倒闭情况比上市旅企严重得多,而针对它们的救助措施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疫情再延续1-2年,旅游行业的人员流失率将达到何种严重的程度?目前还没有来自权威部门的评估。但这份上市旅企的减员报告,在真切的提醒旅游行业,曾经那些一身本领、全心全意为游客出行的便捷和满意提供服务的一张张“笑脸”正在消失。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