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莫干山的困局真的无解吗?

2018-08-30 19:46:10 新旅界 Jenny

许多看不到的生长本就很慢,如同莫干山原舍窗外苍翠的竹山,你看不到它的根茎,但是不见得它不在生长。

六年前,莫干山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2年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洋家乐”与“民宿”两个词始终与它的名声相伴,随之而来的投资热与民宿浪潮,一时之间让莫干山在江浙片区风头无两。每年的出行旺季,想要上山,必须经历过拥挤的人潮车海,相较于传统的避暑胜地之名,彼时的莫干山,游客更多的是闻民宿而来。

民宿退潮之争

莫干山民宿井喷式的发展在2016年的冬天遇冷,狂热之后的那一年寒冬,一房难求的盛况急转直下,入住率增长减缓乃至下降,落了雪的莫干山虽美,却掩盖不了“严冬将至”的现实状况。

前几日,“回不去的莫干山”和“民宿时代已去”的文章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略微刺目的标题宛如警钟一般敲响着一批乡村文旅从业者。

莫干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除了民宿行业发展至今所必须要面对的洗牌与升级,之于莫干山而言,还有多少开发与创造的余地?自下而上单点触发的走红模式,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在一片看衰之声中,被称为“民宿教父”的乡伴文旅创始人朱胜萱却在朋友圈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不认为旅游和文化是顶层设计能完成的,太多的组织干预不见得是好事,100亿砸向旅游和文化不见得就会砸出个泡泡,生长本就有快有慢,该长就长,拔苗未必能助长。许多看不到的生长本就很慢,如同莫干山原舍窗外苍翠的竹山,你看不到它的根茎,但是不见得它不在生长。”

朱胜萱写下这些话的时候,不仅有着自己的底气,还有着几分对于莫干山的偏爱与执着。

早在五年前,朱胜萱就将自己的初心践行于“莫干山计划”中,从有着“最美民宿”之名的山间美宿原舍,到原舍边60亩农园的复苏,再到山脚下的民国蚕种场改造而成的“庾村1932文创园”,这一场乡村改造实践在所有民宿浪潮来临之前,就已经浩浩荡荡地进行了几番播种与尝试。

\

五年前,朱胜萱就已经预判到纯住宿或纯观光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必会遇到瓶颈,而他要做的从来不是一家民宿,或是一个小小的单体业态,而是一个活的“乡村生态圈”——有生产,有生意,也有生活。

时至今日,莫干山计划里那个小小的乡村生态圈已奠定了扎实而稳固的基础,五年的积累与孕育,孵化着一次破土而出的生长与爆发,正如朱胜萱所言“你看不见的生长,未必不存在”,莫干山田园综合体的升级时机已然成熟,且势在必行。如何将瓶颈转为机遇,上天眷顾的,一直都是有准备的人。

自下而上单点触发的出路探索

五年之后,初心依旧。朱胜萱心中最好的莫干山,仍然在以不同的形式讲述着乡村多元化的可能。

文创入乡-艺术社区国际化

如果说早年的庾村1932仅仅是乡村文创社区的雏形,那么,如今,伴随着白云美术馆以及各大网红业态的入驻与品牌升级,这片民国时期留下的建筑楼群呈现出了另一翻面貌。

\

由茧舍改建而成的白云美术馆

在莫干山看山看水看尽之后,白云美术馆给予了游客们新的惊喜。除了艺术美学空间的展现,联动园区内的各大业态共同举办各类展览,已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艺术文创社区。

由白云美术馆主办的莫干山国际公共艺术展通过艺术介入公共场域的方式,引发人们对于"在地性"价值的讨论,受邀作品在关于莫干山当地自然、人文、历史、社会性等方面和周边视觉经验及逻辑概念产生联结。

\

莫干山竹编作品亮相伦敦

莫干山本土竹编展更是将传统中国竹编技艺匠人宣国维系列作品推向国际,在2018伦敦手工艺周中国展区亮相英国伦敦。

\

以势如破竹为主题的【莫干山国际公共艺术展】在白云美术馆开幕

园区内的业态不再是单薄乏力的运营,而是联动组织合作的平台,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始终贯穿于朱胜萱的乡村实践之中,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或许他仅仅只是作为链接点与介质,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趣的业态本身。

\

白云美术馆内开放客房,将艺术延伸至生活场景之中,给予住客美学的灵感与艺术的实践。而云鹤山房在这里,将种茶、制茶与喫茶的独特黄茶文化体验推向了大众。以手工创作、纱线画、蜡线编织、手工皮具等为主的肙仓工作室,将匠心融于日常之中。从浙江湖州范围内第一家以魔术表演为主的小剧场白日梦剧场,到用天然大漆和纯金粉修复残缺器物的金缮修复,更多业态乡间开始了有机生长。

萱草农业-可食用观光农业新突破

农业作为乡村绕不开的话题,也必然出现在朱胜萱的乡村改造之中。传统的观光农业只能带来短暂而浅层次的收益,如何将观光农业升级一直是乡建圈内热议不断的话题。朱胜萱把第一次在莫干山遇见的萱草,作为了莫干山竹海茶田之后的第三种选择。

萱草,别名黄花菜,普通到大众可能并不熟知的作物,真的能成为莫干山观光农业新的转折点吗?

在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历经四年的研发与育苗之后,大规模育苗扩繁的萱草产业已经开启,以萱草农业为单品的主题小镇也正在投入前期准备之中。

\

莫干山60亩农园已种满了萱草,期待着明年这里花开遍野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朱胜萱选择萱草并非一时兴起。萱草看似平凡普通,却生命力极强,又有着母亲花与忘忧花之意。同时,萱草种类繁多,颜色艳丽,集观赏、食用、药用等价值于一身,其特性注定了潜力。在原舍旁60亩农园间,萱草农业将成为文化切入本土作物的观光胜地,更为莫干山带来可食用的观光农业植入文旅体验之中的新突破。

自然教育-文旅产品的硬实力

今年暑期,原舍农园间的绿乐园悄然发生了改变。经过设计师们的就地取材与巧手改造,用最简单的工具与材料,经过精巧的设计与创意的组装搭配,40000m2无动力设施乐园以部落般的原始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吸引了无数亲子家庭的参与。

\

蓝天白云下的莫干山绿乐园

这次的改造升级,不仅提升了绿乐园的硬件设施,增加了趣味性与体验感,还将自然教育产品配套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大人与孩子脚踩土地感受自然与融入在地文化,有所学习与收获。

暑期夏令营产品的大卖用事实证明,文旅产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提升与用心的经营。而过硬的内核实力与创造力,才能持续吸引大众的视线,保持品牌的魅力与口碑。

民宿产业-新模式促田园综合体逐步成型

当然,民宿作为莫干山最具代表性的业态,尽管退潮之声四起,人们依然想知道,莫干山民宿还要做吗?或者说,莫干山的民宿接下去应该怎么做?

朱胜萱的答案是,还要继续,并且还要加大力度。

据了解,原舍三期怀谷正在筹备之中,与一期二期的不同在于,怀谷将成为首个智能科技型民宿,将结合物联网黑科技,通过智能化设计,塑造人与科技的交互式居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怀谷还将结合微民宿产品,可住可租的形式为民宿运营打开新的局面。

\

乡伴余姚树蛙部落建成图

与此同时,原舍旗下另一个野奢住宿品牌树蛙也将进驻莫干山。树蛙主张原生态环境的轻介入,专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观赏竹海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众的胃口,住进莫干山的原始生态竹林间,才是树蛙要做的事情。

不仅如此,原舍还将联合附近片区内的其他民宿以及果园、茶园、市集等周边业态,形成小型乡村振兴模板,这种自下而上抱团联合的形式,与山脚的庾村1932文创园如出一辙。

不难发现,在朱胜萱的莫干山蓝图里,民宿板块不再是愁云惨淡的面貌,恰恰相反,民宿在这里悄然完成了一次产业的升级。民宿不仅是一个产品一种产业,它还是一种模式,以单点为产品的生态圈助推着消费升级,助推着乡村文旅发展前进的脚步,助推着莫干山田园综合体的逐步成型。

据悉,树蛙项目预计投入3000万,原舍怀谷预计投入4000万,加之萱草研发种苗基地,以及庾村1932的持续升级,总投入近亿元持续不断地砸向莫干山。农业、文化、文创、民宿……在莫干山困境重重的现状之下,朱胜萱却在依然在其中不紧不慢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他所坚持的多元化与小而美的道路,将市场化的自发生长作为莫干山击垮计划经济模式从而走向大旅游大发展的出路。他所信奉的乡村之美,从未停止过一寸又一寸的有机生长。

在你不曾看见的角落,他早已扎根土地,无惧风雨。

标签: 莫干山 困局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