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部分屋瓦被下架 学者、市民呼吁保留

2019-04-19 09:56:47 大皖客户端

历史建筑作为文化符号,必须在源生地保留和传承,只能做加法,不应做减法。

在国家历史文化街区黄山市屯溪老街正街的背巷近40米处,有一幢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苏式风格的二层青砖黛瓦楼,大气恢弘,外墙牢固。目前,随着屯溪老街和滨江西路的提升改造,这幢特色历史建筑已被掀掉部分黛瓦,面临拆掉。

对此,黄山市内外专家学者、黄山市民等认为,这幢曾作为原徽州行署相关机构及屯溪市政权运转地的特色历史建筑,应予保留,拆除有违历史街区保护宗旨。

屯溪老街及滨江路改造,历史建筑要拆除

黄山市正在进行的屯溪老街及滨江西路的提升改造,包括对屯溪老街靠新安江一侧滨江西路的部分现代建筑予以拆除,以恢复屯溪老街河街风貌,对滨江西路改为步行及商业文旅休闲街区等。

2017年9月,位于屯溪老街悟岗巷的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是保护还是拆除,引起当地市民和专家学者重视,呼吁要保留。当时,黄山市政府及文化等相关部门也表示关注,有关部门也认为该建筑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也对该建筑去留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

此后,该建筑被划定为征迁区域。据黄山市政府相关会议,同意将原文化委大院(该二层历史建筑)及6号楼应全部纳入滨江西路改造地块范围,统一挂牌出让,不单独保留。

为此,黄山市多位学者表示了担忧,2018年9月向省有关部门等紧急呼吁,建议保留该特色建筑。黄山市九三学社市委也建议对该建筑去留慎重对待,希望保留。

之后,原黄山市文化委(现已合并为黄山市文旅局)及规划、住建、屯溪区政府等也为该楼去留进行专题讨论,邀请多位专家研商,黄山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终会商形成的意见,是对该楼建议保留。知名徽学专家方利山教授称,他也收到了黄山市文化委的答复,称对该楼是建议保留的。

近日,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却接到了屯溪老街市民反映,称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正前方的一幢建筑外墙上,镌刻有徽州行署文化局名称的该建筑已经拆除,该名称符号也荡然无存了。

日前,记者再次接到读者反映,称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的二楼屋顶的屋瓦,已经有小部分被下架,下架后,瓦下的椽子仍很完好,但日晒雨淋,将会迅速毁损。

该建筑具有红色记忆和特色风貌,呼吁保留

黄山市是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区域,该市中心城区的屯溪老街位于新安江的三江口,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其和千年徽州老街黎阳街、阳湖外边溪明清古街区隔江相望,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每年有千万游客慕名而来,徜徉在街巷石板路,感受徽州文化,体验徽州风情。

知名徽学专家方利山认为,国家对历史建筑非常重视,要求应保尽保,要将城市建设和历史建筑关系和谐处理,黄山市政府实施屯溪老街滨江路提升改造,拆除不符合老街历史风貌的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恢复历史风貌,打造特色文旅街区,是好事,但屯溪老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对其历史建筑的处理应该格外慎重。

徽州行署文教局办公楼建筑自建成后,先后作为县级屯溪市人委会(市政府)办公楼、徽州行署文教局办公楼等,见证了建国初期黄山市地方政权建立和运转过程,是黄山市及屯溪区行政变迁的重要活态建筑遗存,含有丰富独特的历史信息,在黄山市也已经罕有。作为不同时期的红色政权的物态遗迹,也应该加以严格保护。

同时,该特色历史建筑背面就是屯溪老街正街,左右均有大量徽州建筑,正前方是新安江和阳湖外边溪古街区,其区域位置也在历史风貌区以内,保留下来,可以和周边建筑及改造提升时新建建筑和谐并存,发挥其适当的旅游文化或历史展陈价值。

4月19日,知名徽学专家鲍义来及黄山市古建专家姚顺涞等多位专业人士也告诉记者,经现场查看,该建筑有明显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应该予以保留,拆毁就太可惜了。

历史建筑是屯溪老街的灵魂,应在保护中利用

2017年以来,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已数十次查看徽州行署文教局建筑风貌,并对其周围巷弄肌理、区域风貌等详细走访。这幢二层老青砖黛瓦建筑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狭长型,整体风貌恢宏大气。建筑宅院外观完整、简约大方,砖墙牢固,厚重朴实,庭院绿树成荫,藤萝布墙,历史岁月的沧桑感极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周边很多居民也表示,这幢建筑有特色,虽不是徽州建筑模样,却有历史,应该保护起来,游客肯定会喜欢的。

日前,记者登上该建筑旁边的高楼顶端,从空中俯瞰,在周围古建筑民居中,这幢青砖黛瓦的历史建筑,更显得恢弘大气,和屯溪老街的其他苏式建筑、徽派建筑和谐而存。

2019年4月20日,92岁高龄的原徽州行署文化局局长黄起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青砖老楼有建筑价值,作为屯溪市政权办公机构有红色历史价值,因此应该保留。同时,黄起嘉先生称,以前的屯溪老街一面是河街,一头连着明代老大桥到黎阳,青石板铺路,一头可直接上华山,非常有特色,可惜破坏严重。现在恢复历史风貌,就不能再拆掉历史建筑了。

多位专家学者也认为,屯溪老街极其周围地块的所有历史价值都应谨慎处置,历史建筑作为文化符号,必须在源生地保留和传承,只能做加法,不应做减法。人们的乡愁、乡情、故土情怀,很大程度是对熟悉的历史、建筑、环境风貌、人事等的感情依附。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及古建筑交融相会,呈现屯溪老街的丰富而立体的历史变迁脉络,才能让人更好感受屯溪老街的独特历史底蕴。

因此,在屯溪老街及滨江西路的提升改造中,应在保留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巷肌理的前提下,按规划适当增添新的风貌建筑,加以文旅业态打造,哪怕是新老融合,也不能拆老建新。历史建筑一旦拆除,难以重现,将留下永远的遗憾。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