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成都:文创点亮乡村 “三无小镇”变身“文创小镇”

2019-06-18 16:19:35 文旅中国

“幸福公社”每年接待30万游客,30余家文化创意团队入驻。

在朋友圈发一个“求葱”,瞬间收到5个回复,移步隔壁即可取用;有客人来访,在东边邻居开的私房菜设宴招待,在西边邻居开的民宿安歇,临走时再送上自家院子里亲手栽种的蔬菜……

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青霞镇,有一个“睦邻友好、夜不闭户”的理想社区,十年时间里,是文创和设计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镇变成了“幸福公社”,变成城里人心中的“世外桃源”,变成了匠人聚集的文艺乡村。

每年接待30万游客,30余家文化创意团队入驻,一个川西旅游环线上的“三无小镇”变身远近驰名的“文创小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文创点亮了乡村

6月中旬的成都周末,小雨稍停,幸福公社就热闹起来了。社区的商业街上,自产自销的本地农户,成都市区驱车50公里回家过周末的“新农村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许多乐趣。

最开始,幸福公社只是一个单纯的房地产项目,如今,它已经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大会、成都市乡村振兴大会的示范点位,同时也是成都乡村振兴“七大共享平台”之一。今年已累计接待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福建省、重庆市、广东省以及四川省内的各级政府单位和企业等2万余人,成为当地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包括项目操刀人史御力在内的创始人们,都没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幸福公社”激起的讨论和影响会这么大。

2008年启动的项目曾一度停滞,这正好让“幸福公社”团队有时间可以对项目精雕细琢。家里收藏的古董,各地收集来的房梁瓦片,甚至农村里废弃的石磨、料槽等通通为其所用,在设计师手里变幻成颇具禅意和美感的墙面、过道和门廊。一面象征长长久久的“喜”字墙甚至成为热门景点,成为不少新婚青年婚纱照取景地。

文艺的乡村引来了城里人的追捧。房子销售一空,游客纷至沓来,农产品变身俏销货,市场证明,文艺的乡村是受欢迎的,农、商、文、旅在这里实现了和谐融合发展。目前,“幸福公社”项目已成为青霞镇重点打造的文创平台。

农村是景区,村民是创客,游客就是消费者。多年来,“幸福公社”创造了独特的乡村文创旅游模式,通过将设计产业植入乡村,不仅打造了都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更成为了青霞文创小镇强有力的依托平台,实现了对传统乡村旅游模式的提档升级。

为了项目能够持续发展,2015年7月,成都农业创客中心在青霞镇创立,该机构致力于加快当地农业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建设,通过打造高端农业伴手礼,把农业与文创业结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设计师成为“新村民”

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在自己的手工皂和香囊摊前有说有笑,旁边摆着一户村民刚从地里摘来的新鲜萝卜和白菜;一只腿有残疾的“金毛”大狗惬意地躺在“再书房”前的院坝里,任人抚摸、拍照;两名男子一个弹吉他,一个敲鼓,放声高歌,自娱自乐。成都人的休闲,在“幸福公社”一览无遗。

用设计点亮乡村,一支支乡村设计师队伍功不可没。随着北师大杨涛教授,美国思纳设计、小蜗设计、再设计、书生造舍等设计师团队和工作室的先后入驻,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参与到乡村建设、品牌设计和空间改造中来,他们正在切实提升着乡村的面貌和品牌力量。

“大多数设计师是不下乡的”,曾经一万元月薪招平面设计未果的史御力知道,传统的乡村无法吸引设计师,要让他们落户,必须要有可持续的业务,要让他们看到乡村建设的未来和希望,于是,幸福公社开放了“房东模式、股东模式、分红模式”三种不同合作模式选择,通过由其搭建的平台对接资源业务,再分流给平台的设计师,让他们留下来,发展下去,形成设计师生态聚落。

社区建好了,吸引了一批批城里人前来安居置业,也吸引了一些设计师和手工艺人来此安家。他们在幸福公社的“成都匠人街”上工作生活,融入当地,成为“新村民”。

“九哥的铁匠铺”里叮叮当当,头发花白的九哥头也不抬,在门口的一块大树墩前敲敲打打。那些出自他手的精美物件,在此前成都举办的创意设计周上,一度被文艺青年们抢购一空。

“大家都叫我景哥,这里大部分商家的招牌都是我做的。”陕西人景哥从小喜欢木雕,4年前来到幸福公社开办了木刻店“北斗七星”。夏日的周末早晨,景哥系着围腰开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潮,许多城里来的家长会陪同孩子体验“木工活”,并带一些自己的作品回家。这种体验的价格往往是成品销售的几倍。景哥对现在的收入表示十分满意。

人才返乡消解乡愁

家住成都市区的李静周末会带着家人,跟朋友相约回到青霞镇的“家”。劳作一天之后,迎接他们的是幸福公社精心设计的“坝坝宴”,长桌一摆,热气腾腾的饭菜瞬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

在当地生活了多年的村民刘素琼则发现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越来越“洋气”。英式马术表演、摄影比赛、手工文创、音乐演唱会等等,多彩的文艺活动,为这个曾经的农业小镇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这些热闹与新奇,放在几年前,青霞镇当地人是不敢想象的。

“无特色娱乐活动,无休闲度假旅游氛围,无核心旅游观光价值”,青霞镇曾一度被当地人戏称“三无”小镇。虽然位于川西旅游环线上,却不能吸引流动游客停靠游玩,一直是当地发展的一个痛点。作为大邑县的非特色型小镇,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其发展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大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奇看来,幸福公社的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也是可借鉴和复制的,因为项目融入农村,带动了返乡创业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为农村注入了新活力,可以积极调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热情,能够带动旅游,为美丽新村打造添砖加瓦。

据悉,经过两年多的筹备,2018年,幸福公社开办了乡村设计师培训学校,让农村青年学习设计,从最基础的排版和PS开始。让农村青年能有更多选择,能有一技傍身,留下来,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家乡,改善乡村人才“空心化”的问题。

\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