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世界第一 每年带来旅游直接收入超140亿

2021-07-14 11:48:11 人民网

我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负责人严承高指出,我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严承高表示,我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些遗产资源涵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资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国自然遗产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且多数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监督管理、监测研究以及协调保护与发展的难度大。目前,我国自然遗产保护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地进行融合管理,不仅保护了总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还保存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更为遗产地每年带来超过140亿的旅游直接收入。

严承高指出,中国自然遗产在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可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开展了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涵盖了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上百个自然保护地,保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推动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自然保护、生态补偿等方面开展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践,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不懈努力和责任担当。

促进了绿色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始终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当地特点,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通过开展适当的生态旅游等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遗产地保护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比如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云南三江并流等自然遗产地,将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依托自然遗产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成为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和载体。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世界遗产宣传力度,社会各界对自然遗产事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参与度逐步提高,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环境。利用遗产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生态文明和民族文化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结合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动系列教育活动,成为了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