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高舜礼:松阳何以成为最具魅力的美丽乡村

2021-08-02 11:23:43 新旅界 高舜礼

五对关系,让松阳之美成为典范。

近几年,松阳有些“火”,也有了比较响亮的国际知名度,成为赓续传统文化、传承乡土烟火、创新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引领民宿革新、改善人居环境等领域的标杆和网红。

松阳何以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引人瞩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复兴农村传统文化为先导,廓清了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等系列工程的内在机理,通过统筹谋划、分类实施、互为依托、和谐共生,开启了松阳乡村振兴模式的创新实践。松阳实践最突出的特色是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也就是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乡村、尊重现代化。

我认为,松阳之所以变得那么耐人品味,较为关键的是妥善处理了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统筹天与人关系,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天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天地的关系,做到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受益自然。既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涵养好绿水青山,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所谓“天人合一”,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松阳所在的丽水市,绿色生态、低碳环保领先全国水平。近年来,丽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市9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农药化肥管控水平达到欧盟标准。松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80.1%,空气质量优良比达96%以上,地表水达标率保持100%,母亲河松阴溪常年向下游送出二类好水,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中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所有这些,为松阳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松阳四都乡开创的“四都模式”,以山居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了坚持“五个复活”的成功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复活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乡伴集团开发的“松阳原舍·揽树山房”,创新亮点之一是坚持最低限度影响自然的原则,对古树与古道进行最大化的保护,严格把控建筑的高度和色彩,使之最大化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和谐自然。

二是统筹古与今关系,复兴农村传统文化

松阳之美,数之不尽。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在松阳依然保存了富有生机的古村老宅、积淀丰厚的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百工非遗,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递。

——农村传统文化形态的保存和传承,体现在扶贫脱困、新农村建设之中,松阳没有简单地去大力推进城镇化,没有因现代化而除旧布新,而是倍加珍视传统文化,立足于整体的文化观、活态保护、持续传承,将文化形态、文化载体、文化传承人纳入一体化的保护,较好地处理了古与今的关系。

——“拯救老屋行动”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保护工程。该行动已修缮老屋211幢,总面积达13.9万平方米,带动培育30余支2000余人的传统工匠队伍,被省政府评价为“松阳模式”,也因此有75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成为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唯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

——“卓庐若家”民宿的改造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例。这所宅院建于民国初年,对它的改造维修,严格遵守文物建筑修缮规范,坚持不改变原状、最少干预和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文化信息,使之“原汁原味”,成为传统村落低级别文物建筑保护的样板,积极带动了周边建筑的保护利用生态,改善了村民的公共空间和居住环境。

——松阳施行保护的不单是文保物件、文物遗存,更多的是世代存于斯的古老家园、生活方式、生活场景, 包括乡村聚落、老街老院、寺院观堂、百工技艺、古老习俗、老戏老曲、生活习惯。他们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尽量维护好环境、氛围、乡情,走出一条有机协调统一的“活态”保护之路。

三是统筹城与乡关系,开创乡村振兴新路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对于广大农村来说,是否现代化就等于城镇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和路径?欧洲、日本的现代化水平很高,但大量乡村并未走向城镇化,依旧保持了乡村特有的面貌和肌理。松阳的探索实践说明,城镇化也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人口和商贸活动密集的县城、乡镇驻地,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是一个方向,但对拥有几千年传统文明的广大农村来说,则应首先保护好农村社会人文生态、传承好丰厚的乡村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样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松阳在对大量村落实施乡土氛围和传统村貌保护的同时,加强了公共服务实施的建设和提升。如四都乡设立了绿色循环汽车租赁点4处、停车场11个、旅游厕所12个、新(改)建旅游服务中心5处、全乡域开展垃圾分类处置,建有一座太阳能堆肥处置中心,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青田码道区块拟采取适度介入的“有机更新”方式,打造“有根的城市社区”。该区块是最近对外招商的一个项目,约23万平方米的项目,保留房屋20余幢,占地面积4743㎡,规划将建设天后宫旅游休闲中心、3条商业休闲轴、3片居住区,拟采取适度介入的“有机更新”方式,优化和提升原住民的居住环境,疏导区块内部交通流线和水系景观,以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城市肌理为工作重点,有效承接老城与新城的空间布局,打造保留城市田园风光、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入城市经济活力的“有根的城市社区”。

——松阳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成就斐然,2016年至201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由5.4%提升至2019年的9.59%,在26个加快发展县中综合考核排名由末位跃至第一;全县旅游收入由18.48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53.37亿元;全县104个被评为省A级景区村,全县旅游收入年均增幅达30.54%,位居全市第一,全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成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地、全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

四是统筹文与旅关系,开创文旅融合新局

文旅融合是由来已久的一对客观存在。近几年,它在全国各地普遍叫得很响,是源于文旅机构合并后,急需达成“形神兼备”之态。松阳这方面抓得早、统筹得好、落地也很实,做到了自然、顺畅、和谐。

——松阳遵循“活态保护、有机更新”理念,开展了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项目、松阳高腔传承保护实践团,启动对船帮文化、瓦窑文化、妈祖文化、桥文化等的挖掘梳理,对天后宫、统捐局、三进堂等历史建筑的修缮,既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也为旅游发展筑牢了历史文化根基、注入了极为可贵的精神元素,更便利了市场机制去配置旅游开发资源。

——松阳开创了“招商选资,一票否决”,既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又注意做适当的把关,严格参照综合实力、文化知觉等各方因素,选择一批社会优秀人才和优质工商资本。先后吸引十里芳菲、乡伴文旅、大乐之野等品牌落户,引入了松阳文里、威尼斯驿站等文旅项目,打造了大木山茶室、独山驿站、红糖工坊等网红精品,推进了清露乡隐度假区、榔树理想村、南山大健康文化园等50多个文旅项目。

——松阳所探索的文旅融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复兴,使文化和旅游项目既有充足的文化元素涵养,又有旅游载体丰富多彩的市场魅力,与某些地方动辄就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地编制一套文旅融合规划,再考虑去大力度地招商引资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松阳,被选中的开发商、设计者可以各尽所能、发挥专长,但不能任性驰骋、片面讨巧,确保了文旅融合走向有机统一、守正创新、主动深入。

五是统筹中与外关系,讲好中国故事

松阳的对外交通还不够便捷,但对外交流却不闭塞,一直保持着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松阳实践早已被介绍到国际讲坛。

——我知道松阳时它就已经蜚声海内外。我最初关注它是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渠道,10年前从一份内参上看到美国记者所作的介绍,大致是说松阳乡村旅游走了一条不同于中国其它地方的路子,所注重的是保护古老的村落、住宅和历史古迹;2015年在北京听松阳县委书记当面介绍情况,松阳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和复兴农村传统文化,不但保护古村老屋、百工非遗,还要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发精品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个突出的感受,这应是中国农村理性选择的重要发展道路。

——近年来,松阳亲自举办或参与了不少国际论坛或活动。例如,有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城乡联系国际论坛、国际茶商大会等;有“大地艺术之父”北川富朗松阳行;把“乡村变迁:松阳故事”多次宣讲或展示到德国Aedes建筑论坛、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馆、法兰克福书展、奥地利维也纳建筑博物馆展等。

——松阳还参加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这是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团参会,松阳的实践和经验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欧美国家媒体的关注,会上松阳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可持续乡村创新发展”合作意向书。这说明,松阳的故事、松阳的实践,正在成为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的形象,日益走近国际同行们的视野,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国际性经验。

松阳实践的最可贵之处,是从思路、方法到落地,都提供了一整套经过验证的实操之术。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松阳探索出了对传统文化活态保护和复兴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全县域的“永不落幕的民俗文化节和当代艺术展、永不闭馆的乡村博物馆、永不停歇的乡野运动场”三大文化品牌;第二是松阳探索了一条非城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既实现了对乡村人文生态的保护,又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说明了一个至简的道理,就是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未必就是简单的城镇化;第三是松阳探索了一条在保护和修复资源前提下的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成功发展之路,这条路对当下全国文旅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我相信,随着我国逐步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对于我们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华夏古国来说,松阳实践将越来越彰显示出它的弥足珍贵与榜样价值。

作者:

高舜礼,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本文系作者2021年7月22日在浙江松阳“首届中国乡宿产业发展大会”的主题演讲,有所删节,标题后加。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