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旅游产业正在发生内生动力转换

2017-07-13 09:25:00 新旅界 王薪宇

2017年7月12日-13日,由舟山市人民政府支持,舟山普陀区人民政府和新旅界共同主办的2017海岛旅游投资大会暨旅游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舟山普陀举办

会上,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做了精彩发言。以下为宋瑞演讲实录:

 

今天的会议是一个业者广泛深度交流的会议。我想了一下,绝大部分是业者是企业家、投资者,都是站在产业最前段,对产业的冷暖掌握比我有更直接的感触。我分享的是站在产业后端,观察旅游产业发生的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

首先,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正在实现动力转换。旅游产业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完全一致,比如宏观经济是在2008年以后形成了L型长期降低的趋势,但旅游不是,依然保持相对较高,尤其是2008年以后,甚至达到了40%以上的增速。这个背后是旅游发展受哪些因素的推动?哪些力量是旅游产业内在增长的逻辑?

从增长动力来看,过去30年旅游产业大体实现了这样一次转换。前20年是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改革的红利。改革开放以后,释放的经济要素市场主体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旅游产业中。第二,开放红利,不仅开放中国市场让外国人旅游,开放中国人处境旅游,也促进旅游产业向资本开放。第三,资源红利,大自然留下的遗产,中国自然遗产有52个,这是重要的因素。第四,人口红利,前二十年人口红利更多是劳动力的供给。

而近十年,我理解这种动力核心已经发生转移。还四个主要的红利,但具体体现为:政策红利、经济转型红利、科技红利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主要是体现在消费端的红利,一个产业的增长很重要的是消费群在哪里。可以看到,未来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非常扎实和雄厚。根据经济学人等机构的预测,未来中国的GDP年增长率可能放缓到5.5%,但即使是5.5%,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依然很可观,这五年的增量相当于未来五年英国的整个消费市场的总规模,所以人口的基数是很重要的消费动力基础。

除了规模以外,消费升级也十分迅猛,我们已经从用时间换收入过渡到用收入换出更多的闲暇的时间,从价格驱动步入到品牌驱动、品质驱动的阶段。此外,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长期以来被低估了,未来还有15%的成长空间,这是大消费市场的基础所在。

除了消费规模和消费升级以外,我们可以从人口的结构变化中看到未来的潜力。根据消费基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峰值在45到49岁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国家的消费高峰,未来十年我国将走入这个阶段。根据各个国家的生育高峰,根据未来的年龄段做消费市场预判,这对于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有重要的启示。

从年龄结构来看,所谓的80后、90后、00后消费贡献力越来越高。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中产阶层平均消费水平在未来还有很高的增长潜力。这些从消费的人口角度来说,对于更高品质的产品的市场基础。

第二,从产业或者是经济结构的层面看到,在过去十年中,我们经济转型过程中,投入到旅游的资本或者是转移到旅游行业资本越来越多。未来中国进入所谓后工业时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从“三架马车”角度来看,出口一直在下降,投资的贡献在降低,真正对经济起到更大贡献的是消费。

原来不是旅游企业加入到旅游行列中,这是投资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民营资本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整个投资下滑,民间投资降低的情况下,投在旅游中反到增长非常快,而且项目越来越大。这是我观察到第二个维度,既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和转移到旅游行业,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第三,政策引导。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所谓的经济新常态,实际上观察旅游政策的出台,2008年以前界,专门针对旅游的政策非常少,尤其是在旅游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政策非常少,但以2008年为界的话,此后的政策非常密集,每一年有很多,包括各个领域的政策都会以旅游为主要的内容。

现在的旅游政策的内容不仅仅是塑造更好的产业环境,建立更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包括市场准入以外,实际上对各个要素,各个细分领域都有非常具体的政策指导。所以,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

最后,必不可少是科技,大家都知道,旅游行业并不是一个技术非常前沿,科技应用最早最先的领域,但是技术革命对旅游行业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比如在相关调查中看到,未来改变企业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等技术,这些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总之,在过去的30年中,我个人理解,在前20年依靠资源、改革、开放、劳动性人口作为主要的推动力,过去十年是科技、政策、转型和消费红利作为主要的推动。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什么样的力量推动行业走入新的增长周期呢?我的理解是创新,创新就像活性酶,加入到四个动力中,带动整个产业,包括每一个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增长。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