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消费升级推动旅游业与民航业融合发展

2017-03-29 11:10:21 航旅研究 邹建军

消费升级时代到来,人们对服务需求的增长加速,旅游服务与民航服务正在成为人们“消费篮子”中的主要商品。

根据2016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消费增长,54%是由人口增长推动的;但到2015年,这个数字开始出现变化,人口增长的份额已下降为42%;预计到2030年,中国消费增长75%将由人均消费推动,而不是人口增长推动。显然,这种推动力的变化,正好佐证了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服务需求的增长加速,旅游服务与民航服务正在成为人们“消费篮子”中的主要商品。

2.jpg

事实上,早在2014年10月举行的第八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上,各国旅游业与民航业的官员与机构就指出“民航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融合,已超越了单个行业本身,空中连通对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显然,这一思想不但符合我国经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需要,也符合“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与协调发展的需要。

而这种融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运行层面的相关性。我们以2010到2015年中国出入境旅市场为例,外国人入境人数始终维持在2600万上下,增长乏力;相反,出境游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自2010年出现20.8%的增长之后,近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出境旅客数量也在2015年达到了1.2亿人次。而正是由于出境游的强劲增长,极大刺激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化欲望,纷纷开辟国际航线,并且这种战略欲望很快从四大航空集团扩展到区域型航空公司,如厦门航空、四川航空、以及天津航空等(这种现象,在2010年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继续考察外国人入境数量与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这种运行层面的融合,并不仅仅表现出相关性,还可能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以2009-2015年外国人入境方式为例,在我国入境游客中,扣除港澳地区游客影响(地面交通占主导),外国人的出入境方式对航空运输的依赖程度高达60%,即使是台湾地区旅客,也高度依赖航空运输服务。

Fjl1vIDuxik9J1NfOOvi1drE4eN6.jpg

当然,这种相关性与依赖性并不仅表现在运行结果方面,还可能表现在旅游需求多元化与航空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近几年,由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假日经济的出现、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旅游需求开始呈现多极化的特征,一是国内旅游,从传统的低端观光游需求,向休闲度假、生态体验、运动体育、文化会展等高端旅游需求升级,观光旅游的比重日益下降,消费主体快速发展到农村居民与城镇老年居民群体;二是国际旅游快速增长,出现了观光旅游、购物旅游与教育旅游多元需求共存的发展态势。为适应旅游需求的这种多极化特征,航空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也展开了创新式竞争。航空运输市场开始呈现明显多元化现象,国际航线市场高速发展,经济型旅客占据市场主体,客户价值呈现明显下移态势(由传统两舱,向高级经济舱发展,经济舱票价水平下滑);国内航线市场增速放缓,散客化率高达70%以上,即时型旅客群体数量(旅行者在出发日期之前的三天内进行预订)明显放大。

因此,面对消费升级时代的巨大需求与变革,旅游业与民航业更加需要实现创新与协调性的融合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两者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并且呈现融入式发展趋势。

第一、受“溢出效应”影响,旅游业与民航业都有着“走出去”的要求。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就明确提出“努力增强国际航空竞争力,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客、货运航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能够提供全球化服务的国际航空公司”。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也明确提出“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完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国家旅游宣传促销专业化、市场化;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逐步优化完善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数量适当、布局合理”等发展任务。在这样共同发展要求下,国内航空公司与机场纷纷联手,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沈阳、大连、西安、桂林、昆明、杭州、厦门、武汉、天津、哈尔滨、南京等十六个城市推出了“72小时过境免签”服务产品。

第二、在消费升级时代,双方都存在着产品转型升级的挑战。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战略要求,包括积极推动体育旅游,积极发展低空飞行旅游”等内容。2015年,国家旅游局在其未来三年的“515战略”中进一步要求“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推动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了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战略任务,即积极发展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海洋维权、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等内容。显然,旅游业与民航业在服务转型与产品升级中,有着显著的对应关系。 

第三、为适应国家经济与发展的需要,旅游业与民航业有着战略协同发展的基础。从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来看,双边航空运输协定的签订,并不是安排多少运力、几家航空公司、或是开放多少航点的事情,而是立足于双边或多边国家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战略要求与共同的规则。因此,在出境热推动下的国际航线开辟潮,不但需要立足于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来思考,还要立足于航空运输规则的角度来思考。换句话说,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航空公司,在开辟国际航线的选择与决策过程中,都需要站在旅游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立场与空间布局来思考。

第四、立足于微观层面,不但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民航管理部门的协同管理,还需要旅游企业与民航企业间的联合营销。也就是说,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与民航业已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入式发展。譬如,一些省市政府成立的航空产业发展委员会或是产业发展基金,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旅游管理与运输管理部门的整合。至于在企业层面,无论是OTA企业,还是航空公司,或是旅行社与酒店企业等,面对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机遇,在产品与服务创新中基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譬如,一些大型航空公司推出的“机+酒店”、“机+租车”等服务产品,显然已突破了狭义民航服务(点对点运输)的概念,开始从产品与服务的视角实施“垂直整合”的战略。同样,一些大型的旅游企业,也在寻找向运输服务整合的机会,甚至有像春秋旅行社类的企业,直接注册并运营航空公司,从而达到对旅行(旅游)服务链的垂直整合。

第五、立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实现服务质量提升与监督管理的融合。在体验经济与共享经济盛行的时代,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民航业,都面临着城市功能完善与服务融合的制约。城市功能的完善,是满足旅游与旅行功能需求的基础。理论上讲,一个城市的机场,既是丰富旅游服务的基础,也是完善民航服务的基础。而机场这个节点,恰好是旅游服务与民航服务融合的窗口与平台。因此,有效改善机场的保障能力与服务环境,是提升旅游服务与民航服务的共同目的与要求。当然,对旅客不文明行为的约束,也会是旅游管理部门与民航管理部门协同管理的目标与要求。

因此,面对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响应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共同号召,加强旅游业和航空运输业的融合发展,为旅游业和航空运输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环境,积极推行各种措施来改善航空运输条件,从而有效满足国家战略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需要。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