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

特色旅游小镇批量上马 市场“钱景”待考

2018-09-03 20:21:28 北京商报 武媛媛

具有生命力的特色小镇,应该是具备历史文化资源的人口产业集散地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自然形成。

虽然出现同质化、地产化等多重问题 ,但我国多地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仍未能降温。

\

▲大理古城 图片来源:摄图网▲

9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云南省政府拟重点推动创建100个旅游名镇,加快推进城旅融合,依托特色小镇、康养小镇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和强化管理服务。据了解,自去年国家出台多项关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后,国内掀起一股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热潮。今年上半年,已有广东、湖北、江苏、河北等地先后对外宣布拟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所建数量涉及上百个。业内人士对此分析,地方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可达到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等目的。但早前特色小镇项目,已经因“泛房地产化”为行业诟病,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批量上线,整个市场能否保持供需平衡,带动特色旅游小镇产业健康发展,还有待观察。

特色小镇群起

9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炉。《意见》指出,省人民政府为加快推进城旅融合,依托特色小镇、康养小镇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和强化管理服务,拟重点推动创建100个旅游名镇。这一项目主要由各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旅游发展委协调推动。

其实不难发现,“建设特色小镇,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的口号早已在全国各地喊响,特色小镇已经发展成为热门业态。今年上半年,除云南省外,辽宁抚顺正大力推进12个特色小镇发展,其中聚隆滑雪小镇、皇家狩猎小镇、天湖雾凇小镇等已经建设完毕;湖北省将武汉奥山国际冰雪运动旅游小镇、襄阳樊城区福泰·栖溪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列为重点投资项目;广东清远计划到2030年建成28个3A以上景区的特色旅游小镇;江苏省政府出台“特色小镇”发展指导意见并指出,目前该省已经发布了两批56个省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名单,争取用3-5年时间,培育1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河北省提出实施“千村百镇”工程,将建100个特色旅游小镇等。

旅游行业资深专家王兴斌指出,特色小镇以原住民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既是经济形态也是社会形态。具有生命力的特色小镇,应该是具备历史文化资源的人口产业集散地,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然形成。这样的文旅项目利于游客和当地政府,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又能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国家政策收紧

近两年,国家针对特色小镇的建设予以推动和支持。早在2016年2月,国务院就曾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同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个特色小镇。后续还有《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千企千镇工程”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致使全国各地方在政策的推波助澜下大兴建设特色小镇。

只是凡事欲速则不达,特色小镇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同时,并没有体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反而出现很多问题。据了解,截止2018年2月,全国两批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加上各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更远超2000个。其中,很多特色小镇项目被房地产开发商“捆绑”,城旅融合沦为空谈。

由于问题频出,国家政策也开始转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两不能”和“四严”,即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尽可能避免政府举债建设进而加重债务包袱;严控房地产化倾向,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严格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禁止以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名义破坏生态。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金山表示,特色小镇其实最早始于浙江地区,是在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后来由于特色小镇发展过热,随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泛房地产化”问题。很多特色小镇变质成一种特色房地产开发,特色和主题不突出、选址偏僻、房地产化趋于严重、且大规模建设致使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这是国家重点监管特色小镇项目的主要原因。

利益驱动盲目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政策收紧背景下,特色小镇项目却层出不穷,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存在着多方利益关系。资料显示,为扶持特色小镇建设,国家曾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可以申请专项建设基金;在政府投资层面,主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并且通过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组织和产品服务创新,统筹小镇建设的融资需求。此外,多部委鼓励社会资本进行PPP模式运作,鼓励部分小镇通过担保贷款和创新林权经营的方式进行融资。

张金山对此指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特色小镇属于大型文旅项目,除可以借此争取国家政策红利外,还能吸引大量外来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对于热衷投资特色小镇文旅项目的企业而言,在国家限制房地产业态的背景下,可以通过PPP模式投资这种变相的房地产项目,以较低的融资风险获取高额的利润回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政策严抓特色小镇项目,但目前中国外部经济环境较为恶劣,所以国家对特色小镇投资建设,其实给的是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鼓励文旅项目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但特色小镇项目过度上线,实则暗藏很大的风险。项目投资规模持续加大,会出现投资回报率逐步降低的情况,这很有可能会使投资方陷入更大的债务困局。同时,供需不平衡的市场问题如果持续恶化,特色小镇项目可能也会出现速生速死的恶性现象”。张金山说道。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也指出,特色小镇这种业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本质上产业聚集能力不足,概念存在夸大嫌疑;另从各地项目发展情况来看,部分还处于单纯的旅游小镇的概念,潜在的市场需求并不多,很多项目空置情况较为严重。对于特色旅游小镇来说,建设的关键是不单纯以文化和景点来吸引市场,更多要强调产业发展或者说产值概念。此类特色小镇应该在门票收入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创新化发展,增加其他收入,例如酒店收入、文化旅游企业入驻的租金等,这样才可以真正培育更具有持续发展力的特色小镇。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