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大咖说 > 正文

文旅大咖说|王兴斌:旅游业界要准备过几年紧日子与苦日子

2020-06-07 11:22:48 新旅界 王兴斌

旅游企业最艰难的日子尚在前面,要有这个精神和物质准备。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业界的朋友们都在思考:旅游业何时能够恢复?

今年两会的报告核心,就是“六保”“六稳”4个字,“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旅游业在不在经济基本盘之内?在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一句话专门讲旅游,只在一句话中有“旅游”两个字:“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我认为旅游又在又不在基本盘里。说它在,因为5个“生活服务业”有“旅游”;说它不在,因为“经济基本盘”里不会有“旅游”。在常态情况下,旅游业占GDP的4%点多。在非常态的疫情下,旅游业在GDP中只有“0”点几了。

两会的精神是重点保民生、稳就业。虽然也附带提了旅游但在我看来,旅游不是基本的、生存性的民生,14亿人的吃饭和9亿人就业才是最基本的民生。旅游在经济社会常态之下是就业的重要渠道、是经济重要部分,但在目前的非常态下,旅游并非是稳就业的重要部分,2017年全国星级酒店职工112.4万,旅行社职工35.9万,A级景区职工130.1,总计278.4万职工。加上非星级酒店、非A级景区、旅游网店及餐饮、购物、娱乐业的职员,我看总共不会超过1000万。民生分为生活性的和享受性的两类,旅游业不是基本的、生存性的民生,而是非基本的、享受型的民生。对此旅游业者应该有清的认识。

李总理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段话,引起国内外议论纷纷:目前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从旅游消费的角度解读这句话,月收入1000元的6亿人是与旅游无缘的。即使人均年收入3万元、月收入2500元,这些人也是不可能真正享受旅游的。

2018年人均旅游花费是930元,2019年我猜是1000元。请问:能用小半个月的工薪收入去国内旅游一次的人,在14亿人口中能占多少?2018年中国内地出境游客消费2611亿美元,游客1.5亿人次,人均消费1740美元,合人民币1.2万元。有这种消费能力的人在全国人口中不到1/10的人。

请注意:这是经济常态情况下中国人参加旅游消费的常态。在“六保”、“六稳”的“经济基本盘”下,尤其在国内防疫、国际抗疫的形势下,中国的旅游业进入了“非常态”。这是每一个旅游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

从需求侧的客源市场角度看:国内旅游:目前只放开省内游,不提倡跨省游、全国游。入境旅游:目前只有少量的公务商务等事务性旅行,观光度假型的休闲旅游实际上已中断。出境旅游也是如此。大规模的商务会议展览型的旅行实际上已经停止,正在创新用网络会议代替,预示着商务会议这种既省时、又省钱的新方式的开始兴起。

从供给侧的服务市场看:景区:限时、限量、限域开放,室内观赏、娱乐型的基本停止。主题公园绝大多数停业,部分暂时勉强生存,部分易主重组。住宿:星级饭店只少量事务性住宿客人,几乎没有会议和休闲客人。景区、郊野、乡村的住宿地也只有少量住客。旅行社:接待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业务基本中止,省际、国内旅游只占旅行社业务的很小一部分。整个旅行社行业面临大洗牌局面。少数适者生存、发展,部分会僵死或转让,一部分会倒毙。网络服务商:几大网络旅行商基本停盘,面临或维持、或转让、或倒闭3种选择。旅游投资商:各类大项目投资或推迟、或暂停、或转让、放弃。浙江盐山山水六镇乐园被融创集团接手是疫情爆发后的全国第一家,但不是最后一家。多年来的旅游投资热进入了冷却期。

再从世界范围看,UNWTO所说的国际旅游业面临最严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埃博拉病毒等,都是区域性的危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现在看不到尽头。4月底UNWTO对全部217个旅游目的地进行调查后称,83%的旅游目的地(180个)已经实施了4周或4周以上与新冠疫情有关的限制措施,是“史上最严的国际旅行限制令”。2020年跨境旅游规模可能缩减60%到80%。

国际专家预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会看到旅游业复苏迹象,大多数地区要到2021年才会复苏。总之,自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创办以来,世界旅游业经历170年中,二战以来75年中,旅游业正在经历最艰难的煎熬。

全国的旅游业何时全面复苏?国内游:今年五一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暑假后会有区别放开跨省游,国庆节有可能部分恢复。出入境游今年基本停止,明年到时再说。全国旅游业何时全面复苏?一看国内疫情会否反复、经济何时止滑趋稳?二看世界性疫情如何延续?三看下一步中美冷战如何进行?

多年来,我国游界只讲大好形势,很少讲险情与危机。现在又讲危机会较快过去,很少讲要长期难熬。今年初疫情突发后使我想起了前年底,本人曾应新旅界朋友的约稿写了一篇《2019年:旅游人也要准备过紧日子与苦日子》文章。去年底又应约写了一篇《2020年:旅游业者要继续准备过紧日子与苦日子》,文中末尾写道:

过紧日子主要是政府,过苦日子主要是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的铁律,几家欢乐几家愁是企业的常态。在宏观经济上行期,企业欢多愁少,日子比较好过;在宏观经济下行期,则愁多欢少,日子比较难熬。对行业企业而言,苦日子与其想得轻微一点,不如想得严重一点;与其想得短一些,不如想得长一些。未雨绸缪未必一定如愿,有备无患是化险为夷的良方。

当然,对旅游业的前景,我依然坚持疫情爆发前写的这段文字:“准备过紧日子、苦日子,这是总体而言的,一部分创新有方的企业肯定会继续辉煌,但这是少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谁能危中觅机、险中求生,就会苦尽甘来。挺过去的企业与企业家会成为旅游新业态的领军者。一场残酷的洗牌之后,站得住脚的企业必定是行业的精英、产业的标杆。说了多年的旅游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蹒跚而行,也许在苦日子中会加速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紧日子、苦日子也是倒逼改革转型、创新创新之机”。

我以为,旅游企业最艰难的日子尚在前面,要有这个精神和物质准备。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