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大咖说 > 正文

文旅大咖说 | 戴斌:预计第一季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36%

2021-04-11 16:59:19 中国旅游研究院 戴斌

第一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更加稳固。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线举办2021年第一季度学术成果线上发布活动。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胡咏君博士、助理研究员张佳仪、统计调查所助理研究员杨素珍分别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上半年趋势预测》《2020年旅游服务质量调查报告》及《2021年清明节假期旅游数据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做总结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旅游业界同仁,媒体朋友,

上午好!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将恢复研究成果和数据报告季度发布制度。我的同事胡咏君博士和数据分析所团队对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专题发布,并主持了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专题对话。下面,我就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上半年市场趋势和发展策略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一季度复苏进程好于预期

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利好影响,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更加稳固。中国旅游研究院自主研发并运行了50个季度的旅游经济景气指数(CTA--TEP),在四个季度的深度萧条后重新冲出100点的荣枯线,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了36.8和20.4个百分点,达到105.72点,步入景气区间。从统计数据看,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去年第一季度断崖式下降后,从第二季度就开始了小幅上升态势。任何时候,信心都比黄金更重要。只要能够制止恐慌和蔓延,旅游业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每当看见这条景气线坚韧不拔地向右上方进发的样子,就仿佛看见万千游客和业者的笑脸,由衷地高兴啊!

消费信心的恢复是拉升旅游经济景气的首要动能。虽然承受了元旦、春节期间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的压力,旅游市场还是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体,稳步走在U型右侧的复苏通道上。元旦假期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54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3亿元。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和春运的开始,旅游景区接待人数1月底开始稳步上升,工作日和周末分别稳定在600万人次/天、1000万人次/天。春节假日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2019年同期7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1.00亿元,同比增长8.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6%,游客满意度达到83.6的满意水平。经过春节假日高峰后的平稳期,旅游景区进园人数从三月份开始进入了稳步上扬的新通道。需要说明的是,从春节假日七天的日监测数据来看,全国A级景区的游客人数和全国旅游接待人数有着高度一致性。全国“两会”以后,受接连释放的利好政策影响,包括入出境市场在内的市场先行指数和企业家信心呈稳步上扬态势。

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市场的主要指标如下:国内旅游人数6.97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会有5%的正增长,而出境旅游仍然处于同比下降通道。需要说明的是,国内旅游市场的高增长是相对于去年第一季度的深度萧条而言的,无论是与2019年的同比,还是与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当前旅游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还远没有达到繁荣阶段。因此,无论是元旦、春节、清明等假日旅游市场指标,还是第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旅游经济指标,我们都会公布同比、环比,还有与疫前同期比较的数据,就是为了能够对旅游经济运行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从微观面来看,消费心理仍然偏于谨慎,但是与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相比,已经开始趋于积极,人们愿意出游并为每次旅游消费付出越来越高的预算。从旅游组织方式看,虽然各地不再限制组织和接待团队旅游者,但是旅游市场仍然以散客、自助、自驾和近程游为主。

二、上半年发展形势趋于乐观

第二季度是传统的出游旺季,而且内含了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公众假期,很可能会成为旅游抗疫的战略转折点。从清明节假期三天的数据来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72.5公里,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2.3公里,同比和环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值得关注的是,跨省游游客比例达17.3%,较春节假期高出5个百分点,创下疫情发生以来假日旅游新高。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9.3,继续处于较高的“满意”水平。将来回望历史的时候,2021年的这个清明节将是国内旅游市场从有序复苏走向全面复苏的重要节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项调查显示,第二季度的居民出游意愿为83.19%,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4.93和1.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心理开始从谨慎转向积极,近郊旅游和跨省旅游意愿分别为43.48%、34.04%。从旅游目的地搜索量、航班和酒店预订量等先行指标来看,国内旅游有望在五一节假日期间接近或者恢复或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与旅行产品将从目前的“价量双低”走向“价低量高”,局部地区和个别行业可能会出现“价量齐升”的情况。企业家信心指数的上升和行业乐观预期的增加,毫无疑问会拉升旅游投资、产品创新和服务品质。随着市场恢复和政策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市场主体活力有望进一步增强。随着“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以及政府主导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都会进一步带动社会投资旅游的积极性。航空和高速交通网络的完善,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优化旅游供给的空间布局。成都三星堆考古挖掘、北京环球度假区等大型文化和旅游项目投产运营,将会成为旅游业的热度话题。

纪念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的展开,将持续丰富主客共享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加高品质旅游供给和优质服务。在3月22日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介绍,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作和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好红色旅游,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组织红色研学旅行,让更多游客选择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第二季度红色旅游市场将逐渐升温,并在七一前后形成高峰。随着更多人加入红色旅游进程,文明旅游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交通、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的政策趋于全面宽松,持续释放的市场需求将为旅游企业纾困解难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政策千万条,市场第一条。随着市场复苏进程的加快和新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旅游经济有望很快依托国内市场大循环而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资本和人力资源等传统要素会重新聚集,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动能会持续入场,旅游企业会逐渐以内生力量摆脱疫情带来的困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策的侧重点应从企业纾困转向员工救助,让一线员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密切关注旅行社、OTA、星级饭店、A 级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车船等传统业态,特别是导游、领队、驾驶员、服务员等一线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

尽管有航班恢复、“疫苗护照”、无隔离入境等政策利好预期,但是宏观政策转化为行政措施需要时间,市场效应有一个滞后显现的过程,入出境旅游市场在上半年大概率会是谨慎观望的状态。我们注意到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和城市希望在群体免疫基础上,尽快落实与中国的“疫苗护照”计划,启动“气泡旅游”即点对点包机(船、列)直达和团进团出的旅游模式。从可以预见的疫情防控政策来看,短期内只可能有确定的路线图而非清晰的时间表。除澳门特别行政区等近程市场外,上半年的入出境旅游市场仍将处于冷启动的市场准备期。

由于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双循环还没有启动,国内旅游市场也没有恢复到疫前水平,我们将会在暑期对全年旅游经济形势做出总体预判。个别自媒体文章说“2021年旅游经济将恢复甚至高于2019年水平”,甚至直接给出全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的预测数据,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愿望吧。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专题预测,2021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的主要指标如下:国内旅游人数17.22亿人次,同比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受商务、留学、探亲动机的上升影响,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幅会进一步上升,出境旅游的降幅会有所收窄,总体上还在为复苏做准备。

三、奠基十四五,献礼建党100周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文化和旅游系统“十四五”规划,特别是国务院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宣贯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旅游的人民性和旅游业的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稳步构建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旅游系统和旅游行业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旅游市场在规模、结构和动能方面的新变化,高举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道路,任何想回到过去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在一个开放、融合、创新和共享的旅游经济体系中,在一个国内旅游市场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坚持旅游为民、创新驱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发展战略,不断满足广大游客对品质化和多样性的需求,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重点项目投资,着力推进智慧旅游和产业数字化战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央和地方将在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供给模块和产业基础。要重点关注航空枢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等交通网络的完善,还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对旅游业的影响。从影响旅游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角度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特别是高品质生活环境、时尚化的商业环境的重要性,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大。放长历史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星级酒店的一些话题可能仅仅具有新闻性,而没有产业发展的导向价值。

当前和今天一个时期,要重点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作为异地生活方式的旅游,正在为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产业资本和科技应用的跨界导入提供了更多的现实可能。上海淮海路、重庆解放碑、成都春熙路、广州天河路等时尚商圏,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天津五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泰安老街、济南泉世界等新型生活街区,以及融创中国的新消费、微度假的娱乐型街区,品类众多的休闲街区极大丰富了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美好生活新空间。环球影城、默林娱乐、融创广旅、四季文旅、洛宝贝等文化驱动型旅游休闲项目为城市旅游发展、文化休闲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内容和消费场景,并成为市场亮点和投资热点。不要以为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只是宏观规划和政府的事情,它与旅游消费主体和旅游市场主体,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有了消费需求,有了市场空间,自然就会带动场景、内容和产品研发的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创新发展红色旅游,让广大游客对文化建设有更多获得感,对旅游发展有更高的满意度。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一个工程、七个体系”是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人民性是大众旅游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现代化是智慧旅游的市场转型和产业升级,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主线,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方向。纪念建党100周年,是推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这不是做几个规划、发几份文件、评几条线路、组织几场讲解员大赛那么简单,而要在科学研究和大数据的基础上,讲好红色旅游故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发自内心地认同,全方位地参与。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政府和公共机构要以专业理性引导文化和旅游投资。旅游市场数据终将恢复并高于疫前水平,但是旅游业态和发展模式却不可能回到过去了。随着市场复苏,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局势。各级旅游行政和市场监管部门在重点整治无旅行社资质经营旅游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传统旅行社和线上旅行商的监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导游自由执业制度。还要从需求侧加强游客教育,营造理性消费、文明出游的社会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系统研判断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港澳台旅游交流中各方的政策诉求,做好入出境旅游市场恢复的准备工作,包括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落实新发展格局对旅游工作的要求,构建旅游业的新发展格局,我们不仅要抓好国内市场大循环,还要抓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进展,特别是疫苗接种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跨国旅游旅行的重启工作将随之提上议事日程。旅游目的地推广机构要及时启动海外宣传推广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和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广告投放、线上路演、旅游交易会、双边旅游年、多边合作机制重启、高官对话、线路产品服务等内容分发,以及旅行商沟通交流。枢纽城市、航空公司、大型旅游集团、旅行服务商也要相向而行,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入出境旅游市场的复苏准备工作。

注:

[1]2021年3月23日,国新网,《中共中央召开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情况》。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