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一年1010万游客的古镇不收门票,咋挣钱?

2017-02-22 13:39:09 新旅界 唐晓飞

古镇项目的人流量、游客平均消费如何提高?如何保证项目的整体经营效益?如何少走弯路,规避操作风险?

新旅界讯 一个开业10年的古镇景区,保持年游客量连年递增,实现了从130万到1010万的成长蜕变,且依然保持客流量逐年加大的增长趋势,在特色小镇大热的当下,这个案例值得解读研究。

旅游古镇不同于纯粹的房地产项目,它需要房地产开发与旅游景区运营的高效融合,操作难度较大,不同古镇的开发模式与商业模式也各有异同,古镇的选址、业态定位、商业落位、景点设计、景区导流、旅游营销、养商活商等问题是项目运作的焦点和难点。

古镇项目的人流量、游客平均消费如何提高?如何保证项目的整体经营效益?如何少走弯路,规避操作风险?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从古镇项目实际运营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674033721960344692.jpg

现有的古镇项目从商业模式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门票的商旅型古镇,是商业+文旅的商业模式,代表项目有彝人古镇(云南楚雄市)、丽江古城、袁家村(陕西咸阳礼泉县)等;另一类是有门票的文旅型古镇,是文旅+商业的运作模式,代表项目有乌镇、阆中古城、平遥古城等。前者的商业模式是以古镇商业为主,旅游为辅助;后者是以旅游为主体,配以可产生二次消费的营收项目。

商旅型古镇由于没有景区门票,无法强制性限制游客的最低人均消费,也不能用门票的价值链来拉动渠道营销,因此在运作模式、商业模式、开发模式上,与文旅型古镇有很大不同,相对来说也更具有项目开发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商旅型古镇项目为主进行探讨。

项目选址与区位

选址作为古镇项目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开发模式、商业模式与市场规模。

商旅型的古镇是商业+旅游文化的商业模式,以市民生活商业为主体,以旅游文化项目为辅助,古镇商业在平日里主要服务于市民生活,节假日则服务于巨大的旅游客流,所以一等区位是在城市商业圈的核心部位,二等区位是在城市商圈的边缘地带,三等区位为距离城市中心商圈1公里范围内(平均10分钟的步行距离)。三等区位的距离,已经达到了危险的边缘,在二线以下的城市,距离核心商圈超出1公里会对项目的商铺开门率与人流导入,带来严峻的挑战。

业态定位与商业落位

商旅型古镇的业态定位与商业组合是古镇项目产业链的核心之一。一方面,项目的业态定位越早越好。业态定位对项目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业态定位对于古镇的街道形态、功能分区、聚集空间、物业条件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合理有效的业态定位与商业组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项目非节假日的人流导入和激发游客消费有决定性作用。

商旅古镇的业态定位、落位与配比,首先要考虑的是项目属地的地域文化背后所承载的人群消费习惯与偏好,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滦州古城地处京津冀地区的特殊区位,为民俗型业态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市场空间,项目规划的物业条件也为民俗项目落地提供了充足的物业空间。近两年来,滦州古城民俗型业态占比成倍增长,并且在周边市场形成了良性的消费氛围,逐步成为滦州古城的核心业态之一。

而袁家村以小吃为主体的业态配比的成功,与陕西关中文化长期形成的小吃偏好及当地小吃做工复杂考究、性价比高、一般家庭难以制作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离开了陕西关中的地域土壤,项目是难以复制的。

商旅型古镇的业态类型一般会包含:餐饮类、住宿类、游览类、购物类、娱乐类、公共服务类等。如果去除其中的游览类型业态,与大众消费性的城市商街基本类似。

以彝人古镇项目为例, 2016年彝人古镇的业态占比与经营户数量如下图。

448404801714695354.jpg

350155805659747475.jpg

彝人古镇是伟光汇通2004年启动开发的商旅型古镇,国家4A级景区,2006年7月份开街营业,是以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旅游综合体古镇的典型代表,就古镇项目的研究案例来说,彝人古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经典项目。彝人古镇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文化、交通区位、游客结构等因素,文旅业态的商户数量占比达到了35%(土特产、珠宝玉石、古玩刺绣、银器、民族工艺、奇石砚台等),餐饮小吃业态占比20%。去除商务租赁部分之后的商户总数为638户。

滦州古城是伟光汇通2009年启动开发的项目,2011年开街营业,国家4A级景区,是京津冀地区周边游的重要景区之一。

滦州古城的旅游商品业态占比56%,餐饮小吃占比29%,客栈占比8%。目前客栈业态的占比,大于古镇住宿客栈业态5%的平均值。

309742113847252364.jpg

283126947439174077.jpg

不同项目的业态定位与比重会有不同,也会有个别极端的案例。比如袁家村以小吃为主的业态结构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仅举例说明商旅型古镇业态的一般规律。

商旅型古镇业态落位的理想状态是:既要做到同业态集中,动静分区,又要利用适度的消费关联性和品牌互补性做到业态混合。这样可以在项目内建立一个商业生态群落,营造多种业态互助共生的环境,促进消费,使古镇商业群落良性生长。

同业态集中可以发挥业态合力,有利于提高到店游客的消费转化率,比如美食街、酒吧一条街等。动静分区可以减少不同业态之间产生的相互负面影响,比如把酒吧、夜店与住宿业态之间穿插分布,会产生可怕的游客体验。消费关联性的业态混合是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和提高人均消费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游乐园的游客聚客区设置轻餐饮业态,电影院与爆米花的经典搭配等。业态的品牌互补性混合可以激活店面型小商业的人流与到店率,比如在非遗博物馆与文庙之间填充沿街的旅游商品与文创艺术品小商业,既可以让游览丰富有趣,又可以提高街区人流的入店率。

长期以来,人流量都是判定一个景区好坏的最重要、最直观标准,事实上比人流量更重要的判定标准是人均消费。景区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的。从这一点出发,商旅型古镇业态落位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延长游客消费链条

首先要做足观光游览体验业态。比如特色艺术品、民族工艺品、特产、伴手礼、特色小吃等;其次要做好特色文化休闲度假业态。比如特色民宿、主题夜市、酒吧等。让来这里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的游客都能得到丰满的体验。

有专家学者认为,休闲度假游是观光游的升级,是比观光游更高一级的旅游消费形态。本文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从笔者长期从事旅游运营的经验来看,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旅游这个大餐桌上的不同菜品而已,在项目中把这两种业态定位与配比做的符合消费逻辑,可以延长游客的消费链条,提高人均消费。

2.拉长游览时间

在游客游览动线上,合理布局互动体验、文化博物馆、公共艺术、互动小品、旅游体验消费等业态,用商业体验调动游客在空间上的周转,增长有效的游览路线,拉长游览时间。

3.增大随意性消费密度

在人流交点处的公共区域精心布局临摊业态(如特色小吃、民间艺术品等),在人流通过区布局时尚体验业态(如3D打印、VR头戴体验等)增大随意消费的频次。 

商业业态只是古镇项目的一个方面,要想达到最佳的商业效果,需要把商业元素与旅游要素有机结合,化有形于无形之中。

景点落位与景区导流

如果说商业是商旅型古镇的骨架的话,旅游景点就是古镇的血液循环系统,对内能为古镇带来活力与生机,对外还能形成旅游吸引力,成为游客进入古镇的理由,甚至是古镇的特色。(差异化、异质化的商业也可以是古镇特色。)

商旅型古镇项目没有门票,当然也没有围墙,是开放式的,所以古镇对于游客游览节奏管控的要求,比封闭的景区更高。目前一般的做法,是用景点+旅游消费项目的手段来实现对游客在古镇内的管理,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旅游景点+景区内部的导览系统和引导系统,即导览图和视觉指引。

古镇对游客的服务要尽量做到无问勿扰,有问必答。导览图+景点介绍+视觉指引需要解决的就是让游客没有问题,这就需要在每一个路口、建筑物、花草树木、景点等视觉可见,可能有疑问的地方,尽量做都让游客“无问”。

一般来说,古镇的旅游景点有历史文化景点、山水景观景点和人文娱乐景点三大类型。

历史文化类景点有景区大门、广场、名人故居、亭台楼阁、博物馆、庙宇、塔、当铺、镖局、商号等,以观光体验为主,形成消费的空间不大,一般作为古镇的基础配套。山水景观类的景点主要以水系游船、花卉(荷塘、樱花、桃花等)以及湖景等,游船是古镇比较可观的消费项目,是古镇的一个重要营收点。人文娱乐类景点是古镇的重要消费项目,包括游乐园、娱乐体验(蜡像馆、恐怖屋、有奖游戏、羊拉车、骑马、骑骆驼等)、娱乐演艺(歌舞伴宴、动物表演、爬行馆、水族馆等)。

旅游景点的落位分布是景区内部人流管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从客流流量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线形的单向人流旅游动线是景区最高效和最安全的人流控制手段,这样既可以提高单景点的人流通过效率,还可以避免人流对冲带来的安全管理风险。一般会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1.大门。要尽量引导游客从古镇的主入口和次入口进入,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古镇内部业态组合与落位布局的联动作用,提高人均消费。一般的方法是在入口出设立大门、大型广场、景区标志型景观、大型停车场等。在入口附近设立公交车站和大型停车场,引导人流从按计划进入古镇。

需要强调的是,停车场是古镇的第一个营收点,是古镇为游客提供的第一个服务,值得重视。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景区游客的自驾游比例已经达到了75%,因此,停车费变成了景区营收的黄金增长点之一。

2.古镇内部旅游景点与品牌主力店穿插混搭,点状分布,带动游客在古镇内部流动,增长游览时间,争取刚性消费。

3.景点分布所构建的游览动线,要符合游客游览过程中起承转合的情绪逻辑。

在古镇大门和入口处,要有古镇标识性的建筑或者公共艺术,将游客带入古镇的情景模式中。在进入古镇后的游览路线上,要有节奏的缓慢布局景区属地特色的历史文化类景点和自然山水类景点。在游客游览路线的中后期位置,一般的游客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参观与体验,进入到一个易买单的黄金消费节点。这个部位不言而喻,要尽量布局人文娱乐类的消费项目,比如游乐项目、有奖游戏、恐怖屋等。当然,这个部位也是美食、小吃类业态比较理想的落位点。在游客游览的快要结束的后期线路上,应该布局一些交通类的旅游体验项目,比如骑马、河道游船、观光火车等。不但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放松的时机,缓解疲劳,而且还可以提高人均消费,增加游览的幸福感和好评率。

关于古镇(景区)外部引流的问题,本文需要特别分享的是:道路指引要简单直白,多多益善,越远越好。路引不光有道路指引的作用,而且广告的作用千万不可小视。因此,一定告诫项目决策者,此处不宜省钱。

每个古镇项目的市场手段与策略各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通过旅游营销,导入人流,保持商业的活力。商旅型古镇项目营销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养商活商。

旅游营销与养商活商

景区营销最稳健的营销策略是,先做好1.5小时车程半径范围内的一级客源市场,然后再逐步扩大营销半径,做临近项目大中小城市的客源,也就是第二营销半径(3个小时车程)客源市场,当二级客源市场基本稳定之后,再做远方市场。

商旅型的文旅古镇项目与旅游景区、文旅型古镇项目的市场是有细微差别的。首先,由于没有门票,也就失去了撬动渠道的第一个支点;其次,如果没有在成熟的旅游线路顺风车可以搭载,基本上就失去了远方市场;第三,属地化的客源尤其珍贵。

人流量是商业的源泉,是古镇项目价值链的起点。古镇的外部引流是项目的生命。这也是所有景区梦寐以求的事情,是市场的难点。有人说过:“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旅游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旅游景区市场人员对这句话的体会是酸楚的。

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由于距离较近的原因,节庆活动引流非常实用,屡试不爽。

如彝人古镇在前期引爆市场阶段,举办火把节活动功不可没。古镇项目需要结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创建自己独有的品牌性节庆活动,年度化、同时间、同地点举办,每年举办两到三个成熟的大型品牌性节庆活动,古镇项目会取得人流与知名度的双丰收。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大型节庆活动主题选择既要有特色,同时又要兼顾可操作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如火把节、郁金香节、樱花节、萤火虫节等活动的参与度和市场接受度,就要比赛车节、诗歌节、攀岩大赛等活动高很多。当然,节庆活动也要与古镇的文化气质相符合,比如乌镇举办的互联网大会、戏剧节等活动,是与自身核心客群的文化偏好有关系的。

56044c11f49664d02dcec46a21a_p9_mk9_sl715X0.jpg

彝人古镇火把节

对于远方市场来说,彝人古镇、滦州古城、田阳古城项目,地处成熟黄金旅游线路节点,人流导入做的比较成功。

834240650413282997.jpg

915935437979270413.jpg

其实商旅型古镇由于重商业的特性,在非节假日的人流引入,才是项目运营的关键问题之所在。非节假日的人流量是古镇商业经营状况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古镇店铺的开门率和换手率。

商旅古镇在非节假日期间主要的客流是属地人流,人流的消费指向主要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因此,举办接地气的商品展销会、特产大集、专项集市(猫狗集市、晚秋集市、西瓜大会等)等活动,巧妙的包装古镇各种业态的商家,变相释放古镇商户的潜力,充分利用古镇公共空间,激发商业活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188764260555759547.jpg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 唐晓飞 

作者简介:伟光汇通古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营运总监(微信号:18901247008),拥有10年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经验,擅长景区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