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首钢园已完美转身,工业旅游路在何方?

2020-11-30 10:39:03 新旅界 唐洪涛

找准定位,合理运营。

曾经,首钢是首都人的骄傲,为四化建设贡献良多;后来,首钢为了首都发展,迁往河北唐山,留下的是首钢工业遗址公园,还有高高矗立的三高炉……

走过百年的首钢园并没有蹉跎时光。2020年11月,首钢园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上榜名单。11月12日,由首钢基金和铁狮门联手打造的城市复兴地标项目「六工汇」又在首钢园举办了推介大会。

随着首钢园区重回人们视线,工业旅游再度受到关注。事实上,工业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早已蔚然成风,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旅游只有20年的光景,尽管项目日渐增多,仍存在诸多问题,资料显示,我国现存工业遗存空间资源约30亿平方米,数量多、面积大,但是利用不充分。如何找准定位、合理运营,更是摆在一众老工业园区面前的共同难题。

首钢园完美转身,北京又添打卡地

首钢园「六工汇」项目鸟瞰效果图

在无数北京人的心目中,首钢,都是引以为豪的存在。人有生老病死,首钢经历了百年风雨,也呈现出了老态。2005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曹妃甸的方案。2011年1月13日,在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上,首钢获颁“功勋首钢”纪念牌。2018年1月,首钢工业遗产公园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首钢建设中,文化和旅游成为其转型的两大关键词。2019年2月13日,《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工业遗存再利用,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结合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工业旅游精品工程,同时推动体育与文化、传媒、创意、科技体验、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目前正在改造中的首钢园旨在打造“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也是北京冬奥组委会落户之地。作为首钢工业遗存改造核心项目的「六工汇」,更是纳入“十四五”规划的城市更新的样本,计划在2022年与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同期开业,该项目拥有独特的产业聚集优势、商业发展潜力和历史文化底蕴,将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北京科技创新,文体创意和独特生活方式的新名片。

(图片来源:六工汇)

首钢基金常务副总、董事总经理沈灼林表示在首钢工业遗存改造过程中,「六工汇」始终承担着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核心项目的重要使命。“「六工汇」未来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城市更新的标杆。”

「六工汇」位于首钢园的黄金位置,由6个不同的地块组成,涵盖城市办公、独栋商业、购物广场、多功能综合区等核心业态,未来将着力打造成为京西新的商务、商业和生活中心,集时尚与创意、科技与运动、美食与体验于一体的地标性的世界工业遗产范例。其周边既有石景山与首钢园区极佳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首钢百年工业遗址公园,区内的三高炉博物馆、高线公园、Big air大跳台也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圣地,传承百年的首钢工业遗址加之工业风特色,充分将运动健康元素融入到城市商务与休闲之中,为人们提供轻松愉悦的公共空间。同时,「六工汇」还配备超过1,200个智能停车位,约有14800平方米的空间设计成充满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多功能区域,预计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北京地标性都市与工业风格结合的时尚聚集地。

(图片来源:六工汇)

与北京其他艺术园区不同的是,「六工汇」体量较大,加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紧邻冬奥会的身份,其将打破北京区域概念,突破客群来源限制,并将城市人群导流至首钢工业园区。身处世界工业遗产范例的首钢园区,「六工汇」将“体验感”放在首位,引入一批京城首家或知名品牌旗舰店的优质品牌结构,在首都商业案例中形成明显风格反差。该项目计划2021年底试营业,2022年2月份与冬奥会同期全面亮相,届时将成为首都创意甚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对标国际,老工业园区尚能饭否?

「六工汇」让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焕发了青春,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新旅界了解到,首钢实施搬迁调整后,以全新的理念打造“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围绕首都功能定位,推动首钢园区绿色转型升级,打造京西高端产业创新基地,而「六工汇」希望带来更多文创、高科技、体育产业的企业,能够结合首钢文化、产业、生态、活力复兴计划带来的新生,共同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高炉艺术文化区(图片来源:网络)

「六工汇」对标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高炉艺术文化区。在那里,原先废弃的工业场地被转变为一个富有生机、艺术和娱乐气息的城市场所,通过致敬场地的历史性和完整性,例证了设计对于社区复兴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该区域的活力,项目使改造后的钢铁厂和新建的社区及商业街实现了无缝衔接。

「六工汇」尊重工业遗存,结合上位规划布局,依据场地和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工业人文环境,围绕“多轴多节点”思路展开整体规划布局,在视线轴和商业轴交叉位置布置开放活动空间,因地制宜,在顺应城市历史肌理的前提下,部分建筑利用老工业厂房改造建设,保留了标志性工业元素,在尊重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改造与城市更新,以新旧材料对比、新旧空间对比完美延续老首钢的工业之美,同时保持了工业文脉肌理和工业建筑风格,呈现出新旧交织、山水交融的风貌。设计者希望通过“忠实的保留”和“谨慎的加建”将工业遗存变成崭新的活力园区,赋予老旧建构筑物第二次生命。「六工汇」项目周边的石景山和湖面为项目带来了山水自然环境,而东北侧和东侧巨大的工业高炉也强调了场所的工业环境,能够对话自然和工业景观的规划结构,南北向的商业轴连通了三高炉和群名湖,让园区内外自然和工业景观能积极对话,公共开放空间布置在各个景观轴上,整组建筑仿佛一个立体的工业园林,步移景异间,传递出一种中国特有的空间动态阅读方式。

(图片来源:六工汇)

“「六工汇」是城市更新项目的典范,旨在创建跨界产业总部社群,打造新型微度假式的生活方式,重新定义汇聚创意、文化、体验、原生态的微度假目的地,吸引全球游客,成为北京城市的新名片。”铁狮门公司资产管理高级总监、北京首狮昌泰总经理关为泓博士表示。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秘书长单位负责人杨军认为首钢园开发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大量的工业遗存建筑和构筑物的风貌加上世界一流的文化IP的结合,这个起步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首钢园的突出优势在于它是北京市中心城内的唯一大规模联片发展区域,并且是由单一主体开发。首钢的转型再利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北京冬奥会。2008年为筹办当年的北京奥运会,首钢启动搬迁,为绿色奥运做贡献,也从此与奥运结缘,并最终成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有这样一个抓手,再加上首钢充沛的工业文化底蕴,这个项目转型具有非常良好的先天条件。一如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所言,新首钢地区未来要立足于城市复兴,其中包括文化、生态、产业以及国际交往的活力等等。

首钢园内单板滑雪大跳台成为冬奥会赛事场地之一(图片来源:六工汇)

现存工业遗存空间高达30亿平方米,且利用率不高

新旅界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类似首钢园这样的工业遗址越来越多,而从工业遗址旅游,到工业购物游、工业科普游、企业文化游、工业遗产游等,工业旅游在国内已经全领域铺开,涌现了诸多典型项目,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工业遗址利用率不高,工业旅游的产品体系尚不完整,深层次、复合型的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较少,产品特色不浓、功能不完善等等。

不仅如此,中国工业旅游远远迟于发达国家。以工业旅游的发源地——德国鲁尔区为例,该区曾一度辉煌,后因生产结构单一、产能过剩以及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等原因日渐衰落,至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至今形成了丰富的产业结构和优美的环境,成为全世界旧工业区改造的范本。相比较而言,国内第一个打出名声的旧工业改造项目798艺术区的出现,是在2000年前后。中国一汽、上海宝钢、青岛海尔、贵州茅台等一批大型企业也在试水工业旅游项目,但都需要进一步摸索。

杨军向新旅界介绍说,西方有些国家在工业旅游领域开始得比较早,这跟历史条件有关,比如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他如德国、法国、美国等等,也都是受工业革命影响比较早的国家,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在工业化的这个维度上走得更快,更早走到了“保护利用”这个环节。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工业遗产保护和老旧厂房改造利用成为事关工业记忆、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要议题。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我国现存工业遗存空间资源约30亿平方米,数量多、面积大,但是利用不充分。北京市是利用老旧厂房存量空间发展文化产业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据2018年的数据统计,北京腾退老旧厂房242个,占地面积共计2517.8万平方米,其中待利用面积占70.64%,达到1778.48万平方米,从这个比例上来看,老旧厂房空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目前是不高的。此外,国内改造利用开展较好的老旧厂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典型的老旧厂房利用案例相对较少。

北京市朝阳区的798艺术区

改造利用工业遗迹的成功案例最典型的要数北京市朝阳区的798艺术区。这里原是国营798厂的老厂区所在地,后来艺术家自发集聚于此,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得天独厚的外部资源条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氛围,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甚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创意文化高地。整个区域的空间使用有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功能混合、低强度开发以及不同年代的建筑多元并存,其中,混合发展是艺术地区的一个基本特征,包括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混合、空间使用的混合(工作、休闲、居住、服务等)、不同时间段活动的混合,创造24小时城市、室内室外富有吸引力的空间的混合,这些空间吸引人们驻足停留,观赏聚集。在这种结合艺术、企业、零售、办公、居住等功能的复杂模式下,大量的公共活动和私密活动交织其间。据2018年粗略统计,798及其毗邻的751全年接待的游客人流量达到808万人次,这是其他文创园区或者其他老旧厂房改造的公共空间难以达到的客流密度。

改造前的铜牛电影产业园

改造后的铜牛电影产业园

铜牛电影产业园区效果图

再如,原北京铜牛京纺物资有限公司库房,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米,如今已变身为铜牛电影产业园。作为老国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项目,该园区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原始支点的全产业链电影产业集群,以缔造新的电影产业核心区为己任,打造“项目与金融对接的高端电影产业区”。原有厂房的建筑体量、内部空间基本适合新业态进驻,且外立面较为整洁完好。因此园区保留了原物资库房的红砖建筑外立面,采用“大工业风”装修风格,对开窗、构筑物、出入口等细节进行改造,用黑色钢结构门窗与老的红砖墙体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大理变压剧场效果图

在云南大理,有一家“大理宏电变压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承载着老一代实业家强国之梦,如今,这一老厂房已经变成了变压剧场。在改造过程中,大理特有的场所文化和项目的背景为重新定位剧场的形制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原始破旧的车间、仓储及办公区域将变成剧场、新媒体艺术空间以及多感觉餐厅;原有建筑之间的街道成为了穿行于各个剧场的道路,专属于工业的特殊的线条、空间和材质的敏感度将转化成独特的建筑语言,重新定义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变压剧场以新旧世界的融合为目的,将老厂房建构成了一座文化与精神交流的场域以及多元业态共融的生命体,实现了空间的再生。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当代艺术的场景叙事、新媒体构建的视觉奇观、派对娱乐设施的覆盖共同构筑了新的场景和娱乐体验。

找准定位、合理运营,构建体验式工业旅游运营生态

随着文旅产业的升级,工业旅游也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国内现有很多优秀的工业遗址都值得被活化,尤其在经济结构转型期,人们对传统工业时代的“怀旧”、对现代工业科技知识的求知欲,以及消费者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都是工业旅游的发展机遇。国内文旅产业链上下游也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体验形式、挖掘新的文化内涵,找到更适合工业旅游的运营模式。

大理变压剧场项目负责人向新旅界表示,国外的很多工业旅游景点都有较强的个性和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设计风格,这是其工业旅游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要在保持自身旅游产品独特性的基础上加入有特色的文化体验,让工业旅游产品既保留工业精神的核心,又能创新性的融合现有旅游体验需求,真正实现工业遗址活化。另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运营的专业性,要不断优化和提升对其作用、价值和发展路径的认识,着眼于构建一个“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体验式工业旅游运营生态。

目前,我国对于老工业园区、老旧厂房改造的处置方式主要有完整保留、局部改造、大规模改造、拆除重建四种类型。杨军认为,不论是局部改造,还是整体保留,都仅是建筑层面上的取舍,老工业园区发展最核心的动能还是找准定位、合理运营。

朝阳规划艺术馆

以朝阳规划艺术馆为例,该规划馆作为朝阳区对外宣传展示窗口,以保护利用作为工业遗存和奥运遗产的三座老厂房开始起步,将公益性的规划展览接待与自主性的文化创意活动相结合,谋划推动了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以及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心的成立,成为朝阳区对外交流展示的载体、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老厂房转型再利用的新地标。

2019年12月,北京市出台了《京郊精品酒店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提出充分利用既有酒店及废弃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老旧设施改造精品酒店。该方案首次明确了郊区精品酒店的开发模式,包括既有酒店提升模式、老旧设施改造模式、土地入股联营模式、土地试点入市模式等四种开发模式,为京郊各区依托自身资源开展精品酒店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杨军认为,通过“改造提升和规划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精品酒店试点项目建设,这是北京市在探索工业遗产改造利用道路上一个好的开始。“它主要是为文旅行业服务、为冬奥会进行相关产业的储备,下一步我们要关注的可能就是这些项目在推动成立以后,要如何持续性的运营和使用,通过哪些政策给予金融服务上的便利、疫情期间怎么保持项目运营的活力,以及冬奥会以后,这些精品酒店、民宿如何保持良好的运营收入等问题。”

同时,杨军还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心未来的工作计划,提到:“为了更好地研究北京市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政策方向、为城市宝贵的存量资源提供更精细化的保护利用思路和经验,今年我们在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心,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工作:第一联系全市工业遗产相关单位,研究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第二,探索不同类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模式,形成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尝试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项目中试点运行;第三创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应用。”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惟有勇立潮头,方能与时代发展同步。中国工业旅游的政策利好已经出现,我们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呢?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