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市公司 > 正文

闵庆文委员:国家公园有了 人怎么办?

2019-03-11 10:58:00 人民政协网 徐金玉

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中,当地居民的去留,仍是建设中的难点。

“国家公园有了,园区内的居民怎么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近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近年来,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和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当地居民的去留,仍是建设中亟需关注和重视的难点。

“与许多国家不同,我国的国家公园试点区内有着为数不少的农牧民。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不仅要解决生态保护问题,还要解决这些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闵庆文说。

但他在实地调研和研究中发现,国家公园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对自然保护地设置只考虑保护对象,而忽视从管理人的角度实现保护目标的现象。“这种过分强调移民搬迁的举措,不仅在实践上难以操作,也不利于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完全可以让当地居民以生态管护员的身份参与其中。”闵庆文说。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就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试点以来全面实现了园区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17211名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民组成三江源管理队,带动了当地6万余人有效脱贫。这些管护员在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不久三江源地区发生了严重雪灾,大雪覆盖草地,很多野生动物难以觅食。是当地老百姓、僧人挺身而出,自发组织运输队往里面运送草料。这样紧急、突发的情况一旦发生,只靠园区内的几个管理人员是无法完成的。”他说。

不仅如此,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对于生态保护也有重要作用。农牧民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形成了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生态文化;长期沿袭着传统的生态农业方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方式,这种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不会造成生态破坏,而且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

“因此,国家公园建设不应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和他们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在合理规划、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让当地居民留在园区,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公园建设,他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稳步提升。”

闵庆文建议,要重视构架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适当引进而不简单照搬国外经验,特别重视保障当地居民利益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上先进的自然保护思想与我国国情都决定了不能将人隔离于自然之外,对人的管理应当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部分。”闵庆文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