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从文化符号到品牌塑造 景区目的地如何让人念念不忘

2019-04-01 18:50:09 新旅界 驴妈妈杨杨

文化符号具有独特性,能够激发游客的记忆、情绪和体验。

随着当下旅游行业的发展日益成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旅游品牌的重要性。品牌的实质是基于资源及市场定位,构筑旅游品牌总体理念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并将其视觉化后便形成了文化符号

品牌符号定位

文化符号是人们本来就记得、熟悉和喜欢的符号,是人类文化的原型符号,比如龙的图腾就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是蕴藏在民族文化里的“原力”,隐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集体潜意识。文化符号不仅拥有最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通过文化符号与旅游品牌的融合,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提炼出极具文化个性能够深刻感染游客内心的旅游品牌核心价值,让游客更易识别和记忆文化符号。文化符号也在充分发挥其自身魅力和价值的同时,走进游客内心占据重要位置,引导和驱动游客的行为,从而获得收益。

每个旅游品牌都需要借助文化符号来降低自身的识别、记忆和传播成本。文化符号不仅具备人类文化共有的生命力与吸引力,还是激活旅游者大脑中的记忆、情绪和体验宝库的钥匙。

文化符号指称识别功能

旅游目的地或者景区往往都会有一些地标性建筑,而这些地标建筑就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同时,这些文化符号也具备指称识别功能。

\

三潭映月这个文化符号的能指,代表的是整个西湖风景区。有了这个文化符号,一下子就完成了西湖风景区的识别、记忆和价值传达,并可以激发旅游者的品牌偏好、刺激旅游者的行动力,为景区带来实际的游客转化。

\

文化符号浓缩信息功能

旅游目的地或者景区都具有一些文化符号,而这些文化符号能够高效地浓缩大量的价值信息。以安徽旅游logo为例,安徽旅游这个文化符号不仅浓缩了徽派建筑文化还包含了民俗文化以及宗教等文化价值信息,比如它运用三条笔触来代表徽派建筑的屋檐。塑造品牌必须要找到一个文化符号,能凸显和放大我们的资源价值,以至于影响游客的行动决策。

\

\

如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符号

一般来说,旅游品牌logo的设计要遵循视觉第一的原则。旅游品牌里的视觉符号是品牌价值的外露,真正的力量来源于背后的品牌气质与精神,是品牌的产品与文化的提炼

首先,在内容表达上要根植于特色地域文化,对于构建旅游品牌文化符号来说,文字还需要解释翻译,文化符号却能无国界。品牌文化的本质是人类文化,我们为昆山旅游度假区打造的品牌logo挖掘了昆山所独有已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昆曲文化,并把其转化为文化符号。

\

昆曲文化不仅是全国人民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对这一文化品牌的认知几乎是全球性的,这就是最强大的文化原力。我们根据品牌定位“一个有戏的地方”,将昆曲文化符号结合江南烟雨画卷的风情,融入昆山特有资源,把它塑造成为一个“有生活、有乐趣、有希望“的旅游目的地,传达出昆山以开放的姿态放眼看世界,以全新的形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

\

通过用昆曲文化符号来定义昆山旅游度假区的角色和身份,来激发人们的集体潜意识,得到价值记忆和行动反射,极大降低了品牌的记忆和传播成本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要简洁个性的浓缩地域文化价值,激发人类文化里关于这个符号的文化经验。以湘西龙山品牌logo为例,龙山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少数名族土家族为主要人口分布。

\

通过挖掘土家族的文化符号,以民族文化为核心,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分层开发,文化变迁,形成文化符号的独特性

\

因此在品牌logo的设计上,设计以土家族特有的舞蹈体态摆手舞为文化原型与书法体“龙”字进行结合,融入当地的山水旅游资源,取色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服饰,最终形成魅力独有的文化符号,激发旅游者的记忆与情绪,让旅游者过目难忘。

\

通过一个个项目,不断地做透和盘活文化,用文化符号来打造品牌记忆的最小单位,为旅游品牌拔高声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下,人们对于旅游品牌的印象,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一些“记忆碎片”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的塑造,引导游客长期拥有相同的

品牌记忆符号,既让人记忆深刻又能承载品牌价值实现零成本传播

结语

在文旅行业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符号具有独特性,能够激发游客的记忆、情绪和体验;文化符号的投资价值在于降低了品牌被发现和被记住的成本。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品牌形象要敢于突破和创新,通过深度挖掘品牌文化符号构建其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生命力,以达到品牌与受众的精神共鸣,触动受众内心,从而帮助旅游目的地产生流量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