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大咖说 > 正文

文旅大咖说 | 邵琪伟:AI引文旅业人才变革 部分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

2019-09-07 11:41:17 新旅界 邵琪伟

导语:人工智能时代,旅游不再是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新旅界讯 9月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联合主办的“2019亚洲旅游产业年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举行,试图探讨这一未来。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出席本次活动,并做“智能时代赋能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新发展”主旨演讲。

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

以下是演讲节选:

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正处在革命性变革到来的前夜。据此判断,智能时代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将加速助推文化与旅游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质量。人工智能时代,旅游不再是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景区也不再局限于“热山热水”,而是大众化、社交化、全域化的持续互动。

智能技术可从提升体验、留存记忆、传播文化、保障安全等方面加速助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供需结构调整。智能技术向纵深发展,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将提出新的挑战。政府、资本、企业,都将全面应用智慧化手段,实现规划设计、产品体验、客户服务、营销推广、营运监管等全方位的提升。

二、人工智能将促进和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人工智能将营造新一代文化和旅游沉浸式体验场景,创新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变革支付手段和消费模式。我建议,所有的试点和示范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都应该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地应用于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这些区域率先提供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

三、人工智能将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督方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政府行为有效置于舆论监督之下,而且日益成为政府洞察产业现状、研判发展趋势,并协同企业和公众进行旅游市场持续监管、舆情事件管理的重要渠道,这必将推动社会协同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广,还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效试行、施行,也有助于对旅游景区、机场、车站、码头,包括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场所极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起到良好的规范和监督作用,为营造文明旅游和信用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四、人工智能将会引起文化和旅游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

人工智能进入文化和旅游产业,某些特定岗位正在或将会被机器人代替,尤其是那些程式化、较高强度、重复性的岗位。例如酒店和餐厅一线服务人员,博物馆文化景点的导游与解说人员,传媒行业的新闻编辑等,都将迎来人工智能的替代性竞争。

但同时,机器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特别是直接从事创意、创新活动的岗位,或设计高端定制的工作。未来那些创意设计、规划文创产品创作以及定制的服务等,会在人工智能时代产生更大的需求。因为我们全国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近3千万人,加上间接从业人员将近8千多万人。

五、人工智能将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全新的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决策力,对人工智能将对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所提出的新要求,一定要超前预测、超前布局乃至超前制定政策和法规。

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正在涌现新模式,就是数字治理。这一模式以政府数据中心为依托,按需服务,增强了政府行为的民主性、公正性、开放性,促进了政府内部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外部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化,突出体现在人工智能全面提升更有效的决策信息支持,将极大提升政府的决策质量。

人工智能在信息收集、行政流程、行政咨询、应答等领域的应用大量替代传统人力投入,改善政府人力资源的不足,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一站式乃至异地办理政务服务,改进政务流程,可构建更融洽的政府、公民交互渠道,建立公民大数据档案,可构建更精准的公民个性化服务体系。

此外,人工智能还将逐渐应用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趋势预测、负面事件感知、旅游公共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政府决策的重心前置到事前防范,对政府的公共治理起着极大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六、人工智能将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无人驾驶、无人景区、无人酒店、无人餐厅等等各类全新的管理形式,以及生产方式正在应运而生,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加工,再到营销推广以及相应的服务环节,将更加精简高效。

垂直化、多元化、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日渐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力军,智能技术的支撑让大数据资源的辐射范围得到扩张,数据资源更具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形成价值溢出,也让跨界合作常态化成为可能,文旅商业模式创新将大有可为。

下面我想谈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为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新发展赋能?

1、运用人工智能,持续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性、舒适型和可通达性

未来可通过AR+场景创新,旅游APP内容开发、大数据平台、智能机器人和语音导航等技术,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场景体验,全面推动实施移动支付;改造提升演出场所和博物馆等配套服务设施,使用大屏、监控终端、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终端设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舒适的服务。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大交通的变革提前有所准备,现在我们的高速铁路,从北京到上海最快的时速是350公里,高铁的时速提升到400公里每小时,这是指日可待的事。

包括飞行汽车、小型载人飞行器等交通工具都将服务于人类社会,这必将极大地改变旅游者的时空观念和出行方式,也更加便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旅游今后更多的要考虑让少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出游范围大大扩张,出游行动更加便捷。

2、依托人工智能提升目的地产品服务的品质,促进目的地智慧化建设和转型升级

消费者对于旅游的选择,已经不能满足传统的必游、必看、必吃、必购和一般性的感受,而是追求更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建设智慧型旅游目的地是智能时代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时代加快目的地建设,提质扩容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增强目的地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促进目的地良性发展,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实现以质提值。

3、融合人工智能,持续助推文化和旅游产业政策出台

近年来,各级政府,包括党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其中对科技元素的重视与日俱增。例如,近期科技部办公厅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域,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这些产业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以科技深度融合,促进文旅新业态、新发展。

4、立足人工智能,推动高校和各类人才培养机构加强和探索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新兴科技快速发展,高校、企业,当然也包括我们政府部门,和各类人才培养机构,必须不断树立新的培养理念,着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包括经营管理人才、创意设计人才、政府及公共管理人才、服务型业务人才,借助IT、大数据,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