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导游荒何解?

2023-03-26 21:24:42 新旅界 姚竹君

需要导游的地方变多了,当导游的人却变少了。

长线游解禁,出境游放开,人们的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旅游业在长久低谷后迎来复苏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加之“金三银四”招聘季来临,“缺人”成了旅游行业近段时间的核心热点之一。

本篇为新旅界(LvjieMedia)旅游人才市场观察报道的上篇。在本篇中,我们将先聚焦行业复苏过程中人才市场发生变化最为显眼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导游荒”。虽然疫情期间,行业经历了艰难的转型升级,传统跟团游似乎不再是行业关注焦点,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导游工作量的多寡,无疑是大众旅游恢复情况的“晴雨表”。

为何会存在“导游荒”?人才供小于求形势下导游待遇是否有显著上升?文旅市场中,导游及相关人才供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预示着,旅游业的恢复,尤其是行业信心的恢复难以一蹴而就。

\

淡季遭“导游荒”:境内长线游大量缺人

薪水待遇普遍上涨

春节后、五一前的春季,没有长假,“理论上”是旅游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情况却与众不同。“缺导游”成为旅游市场普遍面临的问题。据悉,杭州、宁波、长沙等多个城市旅行社急招导游,其中数家旅行社不设人数上限招聘导游;有旅行社计划招200人,但目前只招了50人;更有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向全国发出招聘启事,百万年薪聘导游。

四川省导游协会副秘书长、成都导游协会副会长王荣也对新旅界验证了“导游荒”现象属实,“主要是缺少境内长线游导游和研学导游。”另外,虽然天价招聘是少数,但导游及相关岗位的待遇确实有所提升。疫情前,导游平均日薪在300-500元左右,现在普遍有50-150元左右的上调,个别高薪能达到600-1000元/日。

\

导游群内的招聘信息(图源:受访者提供)

“市场缺人”“高薪抢人”,其背后原因自然是供给远小于需求。为何现阶段失衡如此严重?

王荣表示,在人才市场端,一系列因素使得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一是疫情相关管制结束,旅游业迅速复苏,境内长线游业务暴增;

二是春季正值花期,各类相关活动较多,许多有闲中老年人有较强出游愿望;

三是随着中小学复课,研学活动开放,成为行业“刚需”,旅行社对专业研学导游(导师)需求骤增。

四是疫情期间旅行社大多进行了产品转型升级,精品团、小团数量大量增加,这类业务线对中高端导游服务供给需求大,开价高,招人也急迫。

在人才供给端,虽然许多专业技能过硬、热爱旅游的导游已在这两三个月逐步回归,但回流的规模与速度整体难以填补现有空缺。王荣告诉新旅界,三年疫情中,成都全市导游流失了约2/3。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导游人数约12.17万人,2021年仅剩下9.4万人,同比人数减少22.5%。

\

对于人才的流失,王荣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旅游业的恢复是个缓慢的过程,许多人仍在观望。起码半年内都是观望期,人们对此抱有信心,但是是“有限的信心”。

其次,导游相较于其他岗位上升空间有限,且需要日日操劳奔波。加之疫情期间有许多转行者已在新领域站稳脚跟,相当一部分人才是“彻底流失”的。

再者,职业导游新鲜血液供给不足。202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取消,延期至2022年;2022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部分考区考试同样延期至2023年。这意味着,有些地区已有两年未进行导游职业考试。

受疫情影响,导游报考人数持续锐减。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报考人数22.88万人,同比2019年减少31%;2021年全国报考导游资格考试考生达17.1万人,同比2020年减少25%。2022年,全国报考数据暂未公布,但单就四川省内,根据导游服务平台导游之家估算,全省实际参考人数同比2019年下跌约80%。

“受疫情影响,学生从业信心不足,选择当导游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并不打算考导游证,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考。导游行业内的新生代力量规模锐减。”王荣感慨。

也有业内人士对新旅界表示,虽然理论上行业已进入复苏期,但由于人才市场相对于行业市场的滞后性,疫情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信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再过数年才能真正显现。

入出境游:仍在“潜伏期”

导游荒的情况,是否同样存在于入出境游的人才市场?就新旅界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入出境游实质上并未完全‘开足马力’启动,现在并不缺人,起码不太有大规模招聘。”王荣表示。

\

事实确实如此。在新旅界往期对出境游的报道《出境游观察(上):重新起步,从零开始复苏》中,接受采访的出境游相关旅行社都表示,无论是供给端还是市场端,出境游的恢复会是一个较为渐进的过程。现阶段出境游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各旅行社虽然会尝试在今年内将员工数恢复至疫情前规模,但并不急于一时。

不过,即便没有爆发式增长,出境游也无疑正处于加速复苏状态,当地地接等供应链端尤其如此。欧洲地接龙头、知名旅游目的地管理公司远海国际旅行社招聘负责人对新旅界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招聘十数名单团欧洲出境销售、公商务欧洲出境销售、以及超50名业务操作员岗位。其中操作员招聘最为急迫,岗位主要负责高效精准执行团组相关资源的预订、取消和变更。

\

“出境游的恢复没有那么快,疫情期间我们一直保留着核心销售团队,他们足以应对现阶段业务增速,在销售招聘上我们没那么急迫。但即便是现在的业务量,地接也需要大量人力落地执行,我们正加大力度招聘操作员。”

但这一“加大力度”并不意味着高薪抢人。“我们的待遇是比较稳定的。目前并没有‘抢人’的需要。”她表示。

如何恢复人才供给与行业信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慧英认为,像现在这样抓人眼球的“导游荒”或许并不会持续太久。“大幅度加薪是市场供需暂时失衡的结果。如果导游和其他基础岗位的工资大幅增长,企业利润率就会大幅降低。出于长期生存考虑,企业很难长期采取这一策略拉人。另外,也有许多景区开始逐渐以讲解器租赁代替常规导游,留下来的全职导游服务将更加高端化、品质化。”

至于现阶段的人才缺乏问题如何解决,在王荣看来,恢复导游人才供给,最核心的是恢复旅游专业学生,以及行业从业者对行业的信心。他提及,整个2023年上半年都是旅游行业的“观望期”,投资者、企业如是,导游等行业从业者也如是。

\

“今年,我们导游协会会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在各个旅游职业院校释放信号,让大家明白,旅游行业正在加速复苏,行业红利期正在到来。同时,我们也会加强防诈骗及误导宣传,建议新导游一定要加强与挂靠导游协会和旅行社的沟通,多了解行业健康发展动态,以防止新入行导游被不良企业蒙骗误导,被坑进低价团,进入负面的就业环境。”王荣说。

他也表示,希望文旅行业相关主管单位能够给在职导游们提供一些官方培训指导,并举办更多导游相关技能大赛、行业论坛、行业峰会等,通过这一类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活动来提振导游待遇、社会地位与行业参与度。

导游之外:共享员工或可解决“用人荒”

当然,文旅行业现在缺人的岗位绝不只是导游。

随着商旅市场的迅速复苏,酒店、餐饮业也显著缺工;会展市场往年的高峰期在三四月份,但今年整体需求前移,很多会议、活动二三月份就召开,同样存在缺人现象。

导游之外的基层人才缺口如何解决?张慧英提出,对于一些相对偏向重复劳动、时薪不高、淡旺季工作量差异明显的基层岗位,若想短期内解决缺人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共享员工”的方法。

\

这一概念起源于国外的零工经济,在国内首次引人关注是因为2020年疫情期间,盒马鲜生与云海肴、西贝、探鱼、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联合,让餐厅闭馆后在家待业的服务员加入盒马送餐队伍,缓解与日俱增的配送压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李连柱提议推进实施“共享员工”模式。

“旅游业淡旺季工作量差异明显,共享员工可以减少人才浪费,在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的同时增加员工收入。”张慧英表示。但她也认为,在旅游业中推进这一模式有一定难度,因为文旅行业各企业整体淡旺季一致,很难在人力忙闲时段上互补;且能进行员工共享的岗位需要门槛够低,服务内容类似。另外,要完善员工共享后的服务质量保障、权益保障、保密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仍需要长久的制度发展完善。

她也观察到,虽然跨企业的“共享员工”目前较少见,但企业内人员的流动转岗已经有了诸多实践。如希尔顿集团就自建了“小希斜杠”零工平台,让有意愿的团队成员可在现有工作之余,申请前往集团旗下同区域的其他试点酒店,尝试不同的职位和工作环境,提升职业技能,同时实现灵活且额外的收入。集团的培训系统将为参加的团队成员提供符合运营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服务质量。这样的平台不仅满足了酒店用人的波动需求,帮助酒店降低成本,也增加了员工收入,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实现酒店与员工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

小希斜杠零工平台(图源:北京希尔顿逸林HR官方微信公众号)

接受采访的部分文旅企业还对新旅界表示,对于文旅目的地临时缺少基层人员问题,除常规招聘外,与固定劳务派遣企业合作也是较为划算的方式。应用劳务派遣工作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而确定固定合作的可信任企业,也让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有一定保障。

行业复苏阶段,“缺人手”是自然而然的阶段性现象。对此,企业也有诸多可行的解决方式。但旅游业的复苏,尤其是最广大的从业者行业信心的复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行业人力回流还是“吸收新鲜血液”,或许都会比想象中花上更多时间。

当然,在文旅人才市场上,发生变化的,不只有基层人手的供需关系,也有创新型人才与管理型人才的供需关系。对此,我们将在旅游人才市场变化观察(下篇)进行深入调查。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