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机构:疫情会是文旅企业“融合发展”、“延伸发展”的加速器

2020-02-19 15:59:21 区域品牌知识局 梁昕

“疫情之下的春节返乡消费观察”报告。

2.10 号是北京市政府号召的上班日期,但据我观察,正式如期复工的单位并不多,虽然新增疑似比例已经连续十余日下降,但大家还沉浸在疫情的防范与恐惧中,毕竟,用不考虑概率的死亡危险与其它相比,都可以让步。

在武汉封城之后,各地也出台了极其严厉的管控措施,如果我们看最近的数据,除去湖北和几个疫情波及严重的外省城市,如:温州、深圳、信阳等,其它地区只要隔离管控有力,被感染的概率其实并不大,甚至远远低于日常灾害对我们的威胁。疫情不同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一方面它是“看不见”的危险,对人的心理压力极大,另一方面它又是没有“停止时间”的灾害,如没有强有力的防控,波及影响的时间、空间都近乎是“无限”的。因此我还是比较赞同这种确保“万无一失”的绝对防控,因为相比长时间持续疫情的存在,所导致国民的心理防恐、恢复制肘、国际管制、外贸滞怠等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影响,“短平快的暂停疗法”是一个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上策,当然也得益于我们国家超强的社会动员与组织能力,换成别的国家,估计有策略也很难执行得如此切底。

做为公司的经营者,一部分客户又是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领域(文旅、地产),我在密切关注疫情的同时也在思考着疫情后的变化,为了让公司同事和我一起思考,在2月2日线上上班的日子,让同事们都提交了一份“疫情之下的春节返乡消费观察”的报告,这些报告如同最直接的“微观切片”,真实具体的反映了社会“细胞”的经历与反映,悉心的对比思考,还是能折射出这个巨大的国家“暂停”之后的种种现实,隐喻和栖伏着日后发展趋势的蛛丝马迹,下面我会结合同事们的报告和我的思考,结文如下,与各位同事分享。

首先我们有几个基础性的认知和观点:

一是讨论疫情后的趋势,还是要回到疫情前的趋势来看,相比更长期的发展累积,疫情总归是一个“局部的极端事件”,越是宏观的趋势、越是庞大的经济体,越不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改变,除非动摇了社会的根基,引发了动荡。疫情会加速或延缓某些趋势的发展,但不会改变趋势的基本轨迹。

二是如果单纯只从经济的角度看,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胶着期”的中国,疫情也有相对积极的一面,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叫做“创造性的破坏”,这也是一个“非人力可为”的机遇,应对措施得当,社会机制调整有力,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化加速器。
三是在一段时间内,疫情的影响对于某些领域是残酷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但对于变革者来说也蕴涵着发展的机遇。

人本主义和专业主义的社会进化

人类的每一次灾难都会是一次全社会的集体回归,远的有黑死病后的欧洲,让大家把注意力从“神”转移到“人”,产生了影响现代文明的“文艺复兴”;近的有911后的美国,自大傲慢的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如此的虚弱,从关注“地球人”到关注“美国人”,目前美国政治的“美国优先”,很难说是否在那时就已经悄然萌发......。

这次疫情之后,全速前进的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给了很多人思考省视的机会,在价值观上,我们亲眼看到了谎言的代价、勇敢的伟大、善良的意义和正直的可贵;在每天目睹生死离别之后,又一次感触到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温暖;疫情还是全社会的一次科学启蒙,钟南山、李文亮这些千千万万的医学工作者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愚昧和官僚是导致灾祸的源头,科学与专业才是战胜疫病的真实力量......。这些经历都会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社会共识和崇尚科学的“专业主义”如果能成为这个国家灾后恢复的“主旋律”,大到政府机制、城市管理、社会组织的完善和革新,小到企业、个人的观念转变,意识加强,那么这次疫情从某个角度讲也是一次“社会的进化”。

个人化的消费需求和情感化的消费观念
911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年轻人被喻为“Z世代”,目前已是美国的消费主力,与我们想象不同的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反而趋向于保守和理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反叛和先进,虽然他们会在线上耗费更多的时间,但他们更向往在线下消费和家人朋友一起打发时间,更注重体验、品质、消费本身的文化内涵以及自我的表达。一方面也许是从小伴随他们成长的网络科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反而线下意味着另外一种“反叛”,另一方面,911后美国更加关注自我、关注家庭的社会心态弱化了浮夸和虚荣的消费表达,让消费回归理性。
中国的疫情发生在经济“换挡减速”的阶段,疫情会加速让人们回归自我,回归到消费需求的本身:更加环保健康的商品、更具温度与品质的供给;犒赏自己、关爱亲人的情感体验;更加契合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品牌消费理念;更加可控的家庭消费支出管理......。特别想提及的是今年恰好是奥运年,经过疫情,大家意识到“免疫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同时又经过长时间的隔离,运动健身的消费会迎来不错的开局。
个人经营者阶层的崛起
从2月2日开始,我们也在企业微信上开通了线上办公模式,总的来说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有些事务的推进效率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必须线下才能处理的事肯定是停止的),大家也都纷纷看好疫情后“线上办公”模式的发展,有人都开始置办适合家庭办公的设备和家具,以期成为常态。但我认为,如果没有公司与员工合作模式深层次的变化,这种线上办公很难成为长期普遍的现象,因为人性是“懒惰”的,基于“购买时间”的雇佣关系并不适应这种“购买任务结果”的合作模式。但我相信这次疫情后会加速这种关系的形成,在某些适合个人专业化的领域会成为常态。疫情会让公司的“轻资产”意识被强化,精明的企业意识到:总体来看,外包的方式比体制内自建团队的方式选择更多、效率更高,反而成本更低、风险更小。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之后,由于劳动人口骤减,催生了富裕的中产阶级;在我国5G等科技发展和人口老年化的背景下,以及在经过此次疫情的催化,有可能会加速形成一个庞大而成熟的“知识型的个人经营者阶层”。
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地方就是城市吗?

疫情前,在各地的人才争夺战中,武汉是一个遥遥领先的“网红”城市,不仅如此,城市建设、人口红利、科技产业乃至GDP的增幅都是处于前列。但这样高速发展的城市,居然连一个混乱不堪、抱怨已久的华南海鲜市场都治理不好,疫情发生后整个城市的应急机制和公共体制显得这么的无序和脆弱......,而这些才是和每一个城市里的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因素。经历过这次疫情后,大家会重新审视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和对城市的选择标准,精细化的城市管理、透明化的城市信息、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完善的公共供给、人们对城市事物的参与程度等都会成为大家评判一个城市新的标准,都市圈的概念会被强化,最终影响人才和产业的流动方向。大城市依然是集约化程度最高、效率最高、资源利用最高的方式,这不会改变,但大城市周边人口密度低、产业结构先进、居住环境较好的中小城市会在疫情后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

“家”的内涵与房地产市场需求
经此一“疫”,在家隔离的人们会意识到,城市再大,真正能庇护自己的就是你居住的房子。疫情之后,改善性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释放,密度太大的塔楼会给你进出的不安全感,面积太小,功能不合理的户型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它的不便......。社区规模适当、绿地更多、户型功能更合理、面积更舒适的南北通透的多层板楼会受到关注。另外就是物业管理,疫情是一把衡量各个物业管理公司的标尺,有的公司反映迅速、服务到位,并依托先进的线上智能管理体系,让业主觉得非常的放心和贴心;有的反应迟钝,管理简单,服务粗暴......,相信物业管理的价值会被重视,尤其是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疫情之后房地产限购政策大概率的会不同程度的松动,为业主提供一个“家”而不仅是一套房子的开发商会因此而获益。
另外就是社区商业的价值会被受到认可,当去大商超意味着密集的人流、密闭的空间、漫长的排队时,社区小而美的便利店、生鲜超市等依托自己便捷的消费体验、邻里般有温度的服务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对于房地产的投资意识也会有些改变,一线城市、中心城市固然有着不可动摇的保值价值,但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也有着更大的投资潜力。雾霾期间,让旅游度假地产火了起来,疫情后,离核心城市不远、自然资源稀缺的旅游度假地产是不是让很多的人向往呢?甚至可以把目光放得更远些,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海外购房也会是一个更普遍的房产投资选项......。
文旅的复苏
文旅行业是疫情期间完全“熄火”的行业,相比之下,也会是复苏较慢的行业,这会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对于某些企业来说会是致命的打击。我们也要看到,今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收尾年,是扶贫攻坚战的关键年,旅游做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疫情的“重灾区”,相信各地政府都会出台有诚意和力度的政策进行扶持。因为旅游产业的链条长、企业分散、规模偏小,以地方(省、市、县)统筹做为一个整体目的地品牌进行灾后的联合营销会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甚至整个国家针对灾后都很有必要做一轮国际传播,尽快消除疫情对中国外贸、会展旅游等产业的顾忌和观望。

文旅的恢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原则上会以“近郊非密闭空间的家庭亲子旅游-自然观光旅游-户外聚集性景区-城市聚集性景区-室内空间(博物馆等)-出境游”的顺序恢复正常。这次疫情也会让旅游企业看到产业的脆弱性,太容易受到外界的波动而受到影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多思考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有的旅行社可以利用客户社群的资源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有些景区可以开发当地的农产品土特产,建立线上平台销售,还有些具有历史人文和科普知识类的景区可以开发些线上课程或者纪录片等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资源的充分利用。总之,疫情会是文旅企业“融合发展”、“延伸发展”的加速器。

疫情也会对文旅项目的投资开发理念产生影响,“存量开发”和“轻介入”的思路会受到重视,大资金、重资产的投入项目会越来越谨慎,相反,针对“存量资源”的改造升级会是一个趋势,另外对一些受到严格保护或者政策限制的优质资源进行“轻介入”的开发也同样存在着机遇,这是“技术活”,对团队的“复合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对市场的把握能力、项目的策划能力、招商能力以及运营能力,但市场存在大量的机会,不乏是一个“商机”。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