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市公司 > 正文

花间堂:收归华住后,城市化与“调性”中走平衡木

2018-08-22 12:42:13 每日旅游新闻 郑艺佳

借助华住“城市化”,花间堂有望起飞,却也面对着失去“调性”的风险。眼下,摆在花间堂面前的,无疑是一条两难的路。

两年前,对于不进军民宿市场的原因,华住曾直言,对于这一市场,集团考虑得更多的是能否实现10亿以上估值和规模效应。近日,华住却宣布以4.63亿元收购花间堂71.2%的股权,成为花间堂第一大股东。随着民宿融资难度提高,花间堂此番终于找到了“靠山”。然而,受制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运营公司的介入,花间堂的发展步调近年来略显疲软。借助华住“城市化”,花间堂有望起飞,却也面对着失去“调性”的风险。眼下,摆在花间堂面前的,无疑是一条两难的路。

\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整体估价能否达到华住的10亿元标准?

在2016年华住世界大会中,华住酒店集团CEO张敏曾直言,民宿对于个人老板是个非常好的生意,能够做出情怀的个性化住宿体验。但对于华住,考虑得更多的是这个项目能不能做到10亿以上估值。由于暂时看不到民宿的规模效应,所以目前华住没有计划进军民宿领域。

在作出此番发言的两年后,今年的8月15日,华住集团高调宣布以近4.63亿元,从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普”)及同程旅游手中,收购精品度假酒店花间堂71.2%的股权。收购后,华住合计持有花间堂82.5%股权,成为花间堂第一大股东。

在对外口径中,张敏表示,非常看好花间堂独有的人文和设计理念,希望能够为“华住会”的会员带来更多元化的住宿选择,同时也借助华住的会员储量,为花间堂输入更多客源,实现共赢。

据了解,在未来的品牌组合策略中,华住将在保持花间堂原有的品牌个性前提下,发挥花间堂的设计优势和文化推进作用,延续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以外,帮助花间堂进入城市。在并购完成后,华住还将进一步整合双方会员体系和产业资源,提升花间堂在运营管理、酒店采购和加盟商服务等能力,加速品牌的快速发展。

素有“民宿第一品牌”之称的花间堂,自身定性为“精品度假酒店”。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3月,同程旅游入股花间堂之际,有消息称,在经历多次融资后,花间堂估值近5亿元。以一年半后,华住以近4.63亿元收购花间堂7成股权来看,花间堂整体估值是否达到华住为民宿定下的10亿元标准,仍需打个问号。

从华住进军民宿的另一标准出发,在成立9年时间里,花间堂共有开业项目21个,房间总数575间。在外界看来,也难以用“规模化发展”来形容。综合各项因素,有业内人士一度猜测华住是出于“关系收购”。

资本玩家入局,专业运营角色缺席

无论华住与花间堂之间如何互动,目前在花间堂的发展历程中,青普与同程已然“功成身退”。2017年3月,青普宣布获得2亿元A轮融资,并与花间堂达成股权融合,成为花间堂最大股东。彼时,花间堂与专攻高端人文度假产品的青普共同表示,双方在市场定位上具备较强互补性,有望实现合作共赢,但依然会保持各自独立运作。

在收购一年半后至今,双方在业务上互补效果如何,仍属未知。而在青普入股后,花间堂创始人张蓓宣布退出,后续作为青普股东,为青普和花间堂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眼下,青普套现离场,在华住接手后,张蓓是否还会涉及花间堂业务?新京报记者就以上问题联系青普方面,但对方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访。

从入股的过程至最终出售,青普和同程旅游在花间堂内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投资人。而同在2017年入股花间堂的华住,当时也并未对外宣布花间堂与自身业务打通或合作。酒店产权网创始人Galen Moore分析表示,青普与花间堂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匹配,只是作为投资人将项目进行转手。而此次总计4.63亿元的成交价,也令青普赚了近一倍。

在此背景下,来自青普和同程旅游资本层面的助力,并未给花间堂引入专业化运营的住宿企业介入,因而未能在运营上推动花间堂的发展。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表示,这就是花间堂融资和股改路径表现欠佳的原因所在。

赵焕焱认为,随之而来的外在表现之一,即近年来花间堂门店开业速度的逐步放缓。经新京报记者梳理,2011年-2013年间,花间堂每年各有4家新店开业,2014年这一数字减至3家,2015年2家。2017年初,张蓓曾撰文表示,未来花间堂将会稍稍加速,2017年将有5、6家门店可以开业。但实际情况是,在2016年-2017年间,花间堂每年仅有1家新店开业。另据天眼查显示,由张蓓担任法人的三亚花间堂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9月注销。

观点

盈利与规模受到外界质疑

通常而言,民宿盈利无疑需要规模化。而在规模化方面,花间堂也在探索自己的路子。目前,花间堂已有部分委托管理项目。2015年,花间堂首个管理输出项目、与田园东方合作的无锡稼圃集开业。2016年和2018年,花间堂与平安不动产合作的西双版纳悦景庄花间堂、乌镇悦景庄花间堂分别开业。

通过管理输出模式,花间堂房间数量的增长明显。西双版纳悦景庄花间堂共有18间客房和17幢别墅,乌镇悦景庄花间堂共有33间客房,无锡稼圃集则有69间。而此前花间堂直营的门店,房间数多在20间以下,最少的仅8间。目前花间堂共有575间客房,管理输出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花间堂还试图通过村落式产品完成规模化。据了解,村落式产品由一家家单体民宿构成,拥有包括商店、影院等完整的休闲配套设施,不仅有花间堂的品牌,也有其他合作品牌,共同构成休闲度假综合体。资料显示,杭州西溪花间堂便是花间堂的第一个度假村落,而长兴、松阳等地的花间堂项目也同样是这一模式。

然而,拦在花间堂面前的,依然是盈利和回报的问题,这也无疑在考验着新任大股东华住的耐心。尽管花间堂方面针对此前业内传言的“不盈利”予以否认,但目前认为花间堂尚未全面盈利的依然大有人在。成长性、季节性、回报周期和规模,都成为外界质疑之处。即便是村落式产品,其投入与回报周期依然面对压力。与此同时,花间堂也在门店尝试商品零售等业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举动对于盈利也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

失去调性,是否成为“四不像”

然而,若想开辟新市场,花间堂仍需要面对改造。“花间堂通过收购其他民宿,来修补、垄断一下民宿品牌,应该还可以预期一下。以后进入城市,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华住本身不擅长做非标准化的东西,也许未来花间堂会变得四不像。”对于花间堂未来的发展,Galen Moore如此表示。

“我一定去花间堂的地方旅游,并住在花间堂。”翻阅花间堂粉丝的留言和评价,不难看出其受众对花间堂内涵的高度认可。作为以“调性”为特色的品牌,一旦失去“调性”,后果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花间堂曾推出“花间分糖”计划。据介绍,花间分糖是花间堂旗下的客栈子品牌,是一家共有9间客房的客栈,采用特许承包经营模式,让有心学习客栈或民宿经营的粉丝,通过花间分糖的承包与运营,积累民宿客栈的管理经验。

这家供粉丝承包运营的客栈,被列为花间堂第9家开业项目,现今却并未出现在官方网站的酒店介绍中。共有21个开业项目的花间堂,在官方网站的酒店名单中只有20家。新京报记者就此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从今年年初,这家“花间分糖”便不再营业,也并未接到何时恢复营业的通知,原因也并不了解。眼下,花间堂已成功步入资本市场,而如何在商业与情怀之间寻求平衡点,或许将成为民宿永恒的主题。

拷问

未来“城市化”是关键,花间堂还需进一步改造

据张蓓所述,未来花间堂要么不断稀释股份去做融资,要么就嫁接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同时,张蓓还透露出进军新三板的意图。按照其言论,2017年将成为花间堂的一个拐点。事实上,随着青普、同程旅游和华住的入局,这一拐点也确实到来了。

对于前者,Galen Moore明确表示,近几年民宿融资难度正日渐提高。相较于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途家、小猪等民宿短租平台融资案,随着高峰期过去,今年线下民宿品牌的融资声音显然变小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至今,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民宿品牌仅诗莉莉与瓦当瓦舍。而诸如有家民宿、路客等,多为民宿代运营商或民宿预订平台。

就当前结果来看,花间堂显然选择了后者。赵焕焱表示,华住是住宿业企业,对前任投资者更加具有专业运营能力,其住宿业的共性是一致的。Galen Moore也表示,华住正是平台公司,并且本身也是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花间堂完成了证券化。

在完成交易后,从青普和同程旅游手中拿到接力棒的华住,接下来将如何影响花间堂,将成为一大看点。其中,“城市化”成为关键词。华住方面表示,将帮助花间堂进入城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过去依附于景区的模式,限制了花间堂扩张的道路。据了解,在丽江花间堂刚起步时,为寻找合适的选址,张蓓不得不挨家挨户上门询问沟通。另一方面,华住的势力范围在城市,因此花间堂势必要在城市发展。这也就意味着,花间堂需要接受改造。

赵焕焱表示,改造目的一是可以令花间堂发展为城市度假,二是可以适应规模化发展,但均需要保留基本特色。“但仍然需要摸索。”赵焕焱补充,“相较于其他高端度假酒店,花间堂相对而言更为‘经济型’。旅游目的地的度假酒店面积大,城市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面积大,肯定是高端的花园酒店了,但花间堂属于低端度假酒店品牌,要在城市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改造。”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