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怎么弄?

2020-04-15 10:04:18 新旅界 高舜礼

对常态化时期的旅游活动与组织的注意事项。

中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好成绩,现已进入到控制住疫情的常态化阶段,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4月上旬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复工复产指南与重点疫情防控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13号和印发指南的通知)。目前从全国的旅游业形势看,景区、餐饮、住宿等业态陆续开放,整个行业在陆续恢复,但远未及全面复产复业。国发明电的这个通知要求,“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让期盼“五一”旅游可望反弹一下的业界人士,又必须回归冷静与理性的铁硬现实之中。

从一月下旬疫情风起之时,业界人士就在思考和研讨,预测疫期长短、影响大小,谋划疫后如何尽快复苏,有的甚至觉得“复苏”和“恢复”有些消极,主张代之以“提振”或“振兴”。如今,3个月快过去了,国内疫情尚未完全消弭,国外疫情又烽烟四起,看来“后疫期”仍在“病树前头”,眼前必须面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这也意味着:其一,疫情不会立即收尾和结束,“终点”一时半会儿看不到;其二,常态化,可能就是疫情难以灭绝的状态,就像是人体携带了癌细胞,今后有可能是终生伴随;其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旅游业该怎么搞呢,有哪些空间可以拓展或构筑呢?

下面,先谈一下对疫情常态化的认识:

常态化是疫情发展的新阶段。

对此,每日疫情形势通报会所发布的数据,最直观地说明了它的特征:在一段时间内,既有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少,新增的确诊者和疑似者也很少,有所增加的是入境的确诊病例。这种既有病例尚未“清仓”、还有少数偶发病例的状况,或许还要持续若干时间,就应是“常态化”的表现。钟南山院士4月10日在与韩国同行交流时判断,“未来一段时间,肯定陆续还有外来输入病例,特别是大城市,要想完全清零是不现实的,除非跟世界完全隔绝”,只要采取严格监控、追踪,一旦发现就隔离,同时对他接触的人进行严密观察,“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传染几个人,也不会造成暴发态势”(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

钟南山院士4月10日在与韩国同行交流

他的上述观点,应该是防疫专家对“常态化”的专业解读。中央防控疫情领导小组印发的明发电报,要求当前把“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也应同样的一个意思。明电要求,保留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等制度,规范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发现员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立即安排到定点医院就医,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实施应对预案并实行精准管控。因此,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可以理解为疫情是可防可控了,这对参与防疫的各方面和人民群众来说是重要的。

常态化是生产生活恢复的新阶段。

就复工复产的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发多个文件,早在2月下旬就下发过通知,之后多次开会予以强调,4月上旬又印发两个文件。比较核心的关键词是进一步推动复工复产,要求全国低风险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全面复工复产,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中风险地区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是基于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理性决策,也是针对当前的复工复产还做得很不够。

目前虽然重点项目和工程恢复较快,但由于各地防疫把控和产业链条不配套,不少企业复工但未能很快复产,中小企业和一般项目未能较快恢复,尤其是占GDP大头的服务业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环节,还有不少阻碍和限制,很多小区至今不准快递人员和外来车辆进入。疫情防控固然很重要,中央要求打一场“歼灭战”,但在疫情总体上可防可控的“常态化”下,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这也是更长远和更根本之举。

常态化是防控认识提升的新阶段。

全国各地的防疫认识水平高,思想上高度重视,是取得疫情防控显著成效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疫情常态化的新阶段,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认识“上去了”下不来,仍旧坚持“宁可……,不可……”的观念,一直紧绷严防死守的那根弦。近期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两个通知,强调各地要“动态调整和公布”疫情防控风险名单,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得再实施上岗前隔离”,要求坚决纠正防控措施“一刀切”、防控要求“层层加码”,这也反映了有些地方的认识和做法还很不到位。

我的一位朋友3月中旬从北京去山东、又从山东回北京,在出具健康码的情况下,还是分别被居家强制隔离14天,当他质询为何不执行国务院规定精神时,两地监管人员都底气十足地回答,未接到主管领导的指示。他们这样子的做派,往好了说是坚决防控疫情,但是否也涉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是否也多开销了财政经费,影响了生产生活秩序的正常恢复。目前,疫情防控既已常态化,就到了既要继续防控疫情、又要加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档口,如果仍有一些省市县对中央和国务院精神充耳不闻、自行其是,谁还能差旅,谁还能上班?哪还有工作效率之可言,哪还有一个国家的形象?恢复全国的生产生活秩序岂不要等到猴年马月!

常态化是防控手段创新的新阶段。

疫情既已常态化了,防控的思路、方案和措施也应更新,这是自然之理、人之常情。如果还是延续原有的措施和手段,固然监管者最省事、也最不容易出问题,但那不是对应疫情的“常态化”,就如同一个病人的病情已明显变化,医生却继续让他服用老药方子,既浪费了国家和地方的“公帑”,也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上级指示和人民群众极不负责任的“懒政”和“不作为”。

北京动物园门口巡查人员检查口罩佩戴(图片来源:北京动物园内宣平台)

例如,一些城市公园至今还在喇叭里广播,逛公园的人必须佩戴口罩,这显然是疫情防控最紧张时期的录音,现在室外还有必要做这样要求吗?再如,有的小区大门口赫然写着“居民有境外亲戚者,须向居委会报告”,这就等于要人家主动报告“海外关系”,都已是什么年代了,还管得这么宽。至于真的从境外回来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住到居民家里,按要求检测和报备就是了,为何笼统地提这类要求。我看到深圳电视台的报道,对于开车入境的港澳来的驾驶员,只需要提供健康码和进行核酸现场检测就予放行;为何另一些城市就对差旅回家的人员一律要隔离14天呢,难道就没有更便捷的防控手段?在疫情已常态化之下,仍旧延续过去的防控措施,以不变去应万变,实际上就是以“土政策”来抗衡国家的明令要求。

以上这些,貌似与旅游放开关系不大,其实都关乎放开与恢复的基础,正是这些与国家精神不相符合的土而吧唧的“山寨做法”,才既限制了外地人流动,也抑制了本地产业复苏,实际上是损人不利己的两败行为。

疫情常态下的旅游怎么弄?我认为,这不仅只是新冠疫情下的问题,也是未来面对所有的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我认同有的专家意见,防疫与生产生活秩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博弈,绝对扑灭疫情以后再去恢复生产生活,那是一厢情愿的理论和情感之举,现实不现实是一个方面,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是高昂而惊人的,因此,理智的做法是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从目前的新闻报道看,欧洲一些国家随着控制疫情见到一些成效,就在考虑复工复产和适度恢复生活秩序,中国多数专家认为这有些操之过急,我倒认为是值得加以探讨的。

鼓浪屿各园出入园人员管理措施(图片来源:厦门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

中国防控疫情的做法是成功的,但在摸索恢复生产生活的节奏上,全世界未必只有一种答案和节奏,最好的情况是能够殊途同归,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为各国疫情不同、国情不同、民众习惯不同,期望多一些的国家找准这个契合点,包括对旅游业的恢复与重振,同样也是了不起的探索和贡献。

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要不要出去旅游,要不要组织旅游,回答应是肯定的,只是要有一些限制性的条件,主管部门应该对应常态化下国家总的指导思想,有一套照着葫芦画瓢的应对方案,总体上怎么要求,怎么有效防控,怎么组织旅游,出现情况怎么应急,责任主体怎么明确,等等。

较明显的有三:一是对出游者的要求,如健康卡、近期去向、必要的检测;二是旅游防护的要求,乘车、就餐、游览等都不要密集和拥挤,规定何种情况要通过预约、实行限流、应急分流,必要的场合应带口罩;三是应对可疑症状的要求,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的,抓紧送往专科门诊,并按照防控预案做好处置。

对常态化时期的旅游活动与组织事宜,下列方面值得注意: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这是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国发明电〔2020〕13号关于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所强调的。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如何既把疫情防控好,又全面恢复生产生活,只有强化主动作为、责任担当,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减轻负担,这就需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包容与纠错机制。

2、尽量避免以地域设限。对外出旅行者,无论是自助游,还是参团游,都应切实以所属地域的疫情防控风险程度来判断,包括其近期的活动地域,而不要以所属地域设限,那既会造成对外地人的歧视,也是不相信外地的防控手段,相互设防一旦呈扩大化,受影响的是整个国家和全民。

3、区别对待聚集性活动。人群聚集会增加疫情防控的风险,但也要区别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室内与室外之别,以及什么特点的聚集。如室内剧院与旅游实景演出就有很大不同,后者是在室外空阔的空间,防疫风险就不会多高;再如,室外民俗集会与室内宗教活动之别,如版纳傣族的泼水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藏族的雪顿街,它们与室内的宗教朝觐、祭拜活动不同,虽然聚集的人也较多,但不是在密闭的空间。

4、不以业态或活动特征划线。如会展活动,就包括会议、展览、节庆、比赛、文化活动等,不仅涉及业态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有些是属于聚集性、封闭性的,也有一些是诸多活动的组合,有会议发布、户外考察、小型研讨,还有一些是户外为主的,如一些节庆活动、采风踩线、自驾游等。

5、境内外旅游不宜一个尺度。主要是目前境内外的疫情防控程度差距较大,未来几个月国外的防控也未必大都改善,把国内与国际旅游应适度分开。先是实现疫情低风险区域的普遍旅游,再是无限制的全国性旅游,之后是认真监管好国际旅游。尤其是在国际疫情形势趋缓之后,一些国家可能会放宽入境限制,非团队组织的出国游将逐步增多,这些人员旅游之后的回国,将是疫情防控工作量的新增长点。

前不久,世界旅游组织发布预测,今年全球旅游将下降20-30%,尤以亚太地区受影响最甚。中国旅游业非但不能独善其身,还可能会深受其殃。面对这场疫情带给人类的全方位影响,我越来越感同身受比尔·盖茨先生所说的话,在如此严格的隔离下,人们经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工作停滞了,生活变得与往日截然不同,还做出了许多的改变。(4月9日央视第13套《新闻1+1》)

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论产业的复苏和发展固然必要,但似乎并不是最重要,它比起让深受疫情影响的人们通过旅游而放松身心和灵魂来,后者则显得更加必须和重要。虽然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但我更倾向于这一面,期盼更多的人参与旅游、爱好旅游!

作者简介:高舜礼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前副司长,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社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标签: 疫情 常态化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