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销 > 正文

吴志才:从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

2021-10-02 10:45:17 新旅界 吴志才

乡村之路,我们要选择一条什么道路,最后到乡村之变

\

9月11日下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GVL怡境文旅集团协办的“2021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乡村振兴分会场”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办。

2021广东对接会丨吴志才:从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志才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从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以下为演讲实录(精简):

大家下午好!今年我重点关注乡村振兴问题,主要跳出来思考整个乡村系统的发展问题。城乡的两个板块大家知道,城市走了这么多年,城市化一直在进行,城市化率还要持续发展,2050年达到80%,所以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但是下一步乡村化如何进一步推进,如何形成新的增长点,是今天聚焦的话题。因此跨越过去,乡约未来,如何做好整个乡村这个大系统和文章是今天演讲的重要话题。我主要从三个符号开始。

第一个符号是问号,乡村之问?

振兴乡村热,乡村振兴冷。第一个“热”是振兴乡村很热。大家看一看,现在整个政策战略,国家的行动,都有一个“热”,这个“热”是振兴乡村,振兴乡村的主体是上面,不是下面,所以这个很热,这个热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整个的自上而下,依托我们强大的城市化的动力推进乡镇化发展,这个阶段的整个价值观和理念是乡村为城市服务,所以这么多年走过来,乡村是城市的配套统筹者,而不是融合者。这个阶段的乡村取决于一个安全问题,这个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如物质安全、心理安全等等,就像我们现在的疫情一样,我们有2亿多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如果他们失业了,回到乡村,他本身就是乡村户籍,这个时候乡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这个阶段我们说城市化的过程中的振兴乡村。第一个“冷”是乡村振兴很冷。为什么说乡村振兴很冷 ,是自下而上,主动发挥的乡村化发挥很难,乡村振兴提的很多应该是主动的乡村系统和被动乡村振兴,一冷一热,我们希望是城乡融合等值发展,这个时候的乡村是自主化的解决发展的问题,也就是乡村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生产的场景,它不但是一个产品的供给者。

乡村建设热,乡村运营冷。第二个“热”是乡村建设很热。今年是乡村建设的元年,也是乡村建设的起步年,因此整个形势下解决“点、线、面”三个问题。点的问题,乡村建设点的问题已经花很多钱,重点是人居环境整治;线的问题正在干,就是风貌带、文化带,今年正在升级发展;网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网、数字乡村网的建设。到2025年乡村建设重点是干点线问题,从环境到风貌带,到基础设施,数字乡村网、三网工程建设,这个时候谁在干,是政府在整个主导,每年几百亿,在粵东西北山区全面普及乡村建设四大行动、五大工程。整个资本、市场都在转型。同时发现第二个“冷”是乡村运营很冷,如何把我们的资源、资产、资本去对接和激活,都是一个很大困难,所以我说三资的概念,资源、资产和资本,这一块正在有效逐步解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又回到了非常重要的市场民间力量,运营乡村是市场和民间的力量,借助1.0的政府乡村运营的热潮,所以我看到了两冷两热,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看到当下面临的问题。从这个视角来分析一下,我们当下所做的事情。

第二个符号是省略号,乡村之路…

乡村振兴三进阶。重点思考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阶段问题,乡村振兴1.0、2.0、3.0的概念是要分步走。从“三血”工程的脉络,看到它的主体在不断演进,从单体推动乡村振兴,到共同体这个阶段就是真正融合的全面构建,这个主体就是着力点,从政府到市场再到社群,现在还是1.0到2.0的衔接期,以输血为主导,造血开始介入,这是为什么?因为每个阶段所处的功能是不一样,因为这个阶段是解决宜居环境,就是点线三网工程,还要干很多年,到了这个阶段以后才到2.0,以产业振兴为主体。大家不要着急,它不是马上就能到位的,因为1.0还没有完成,但是2.0现在逐步进入,乡村的产业投资的洼地,变成一个高地,无论是说整个基础配套,加上政策配套,加上土地供给,它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没那么快。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活血,从宜居到宜业到宜创,能够真正的老百姓能够自己做主,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我们想要看到的乡村振兴的3.0。

乡村振兴三步走。到2025年城市化率是65%左右,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到2035年,城市化到74%;第三阶段,也就是未来真正到2050年城市化率80%,这个时候基本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结束了。第一个是小农阶段,核心小农经济,这个阶段的人均的农业产值是很低的,所以大部分都去务工,但务工是不稳定的,有可能返乡,因为城市不稳定,乡村现在成为了一个蓄水池,成为了一个压舱石的概念,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就发现很多回到家乡,这个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城市化率;第二个是中农阶段,相对比较稳定,2035年真正的常住人口跟户籍人口越来越匹配,城乡之间乡村是选择之一,不是必须的,它不一定返乡;第三个是富农阶段,到2035年只有4%的人从事农业就业,只有3000万人做农业的功能,大家看看14亿人口,只有这么点了,每个劳动力有74亩的土地,大家想一想,如果规模化以后,也就是他在农村就业的收入跟城市没有区别的时候,真正的城乡就平掉了,也就是我们的真正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我们的务农和非农收入趋同的时候,这个时候真正实现了城乡的融合发展。

功能阶段、发展阶段、城市化率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思考我们的文旅产业,这里讲乡村之路整个发展阶段,乡村之路依旧很漫长,现在资本、社群逐步进行,但是需要时间。

第三个符号是感叹号,乡村之变!

从乡村之问,到乡村之路,再到乡村如何去变。乡村需要变革,需要突围,这个变局涉及三个重点问题,怎么变?变向何方?从建设好乡村到运营好乡村,这条路子很漫长,需要我们多方力量共同体的构建。

第一是资源活起来!乡村的资源如何让它更好的活起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关键是谁来看资源?谁来利用好资源?资源的价值是看谁使用?谁发现?未来资源一定要资产化。第二企业活起来!资本下乡如何更好的畅通?如何更好的实现它的安全化是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现在小资本去到乡村水土问题已经出现,因为乡村整个制度建设,法律建设还是相对滞后;第三是村民活起来!乡村振兴主要两个问题,一个产业,二个组织,重要就是人的问题,好的带头人是关键,所以一个是人,一个是组织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乡村变成一个好的项目,这就我们希望能看到的方向,三个活起来。

首先,如何让资源活起来?实现乡村资源资产化。优美的生态资源、厚重的文化资源、丰富的特产资源等等构成了乡村资源,这些资源关键在于谁利用,谁发现。要树立大资源观,植入资本和创意,实现资源资产化。例如高州乡村风貌带项目,政府出资整体打造,将风貌带变成一个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环境治理,这需要政府大量输血。因此我们要改变思路,从乡村建设向运营乡村转变,将所有的资源都变成有价值的资产,才能有持续的效果,把每一栋房子的价值释放出来,空气、太阳等整个的结合好利用好,形成碳中和的概念,把光转化成重要的新的能源,实现了光和风变成资产,以前是没有价值的,现在是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这个价值实现了两个裂变,一是风貌提升产业化,以前政府投资很多钱,就是为了环境治理,这个可以实现产业化,给政策就可以了,二是产业发展共享化,形成五大收益,政府可以降低财政支出,企业得到市场的收益,百姓得到了租金收益,环境风貌提升,减排效益全面实现,实现了碳中和、碳交易,我一直认为未来政府的公共服务一定要市场化运营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是值得推荐、借鉴的。最后就是资源评估好,变成碳汇资产,变成碳交易,变成碳基金,才能形成“资源资产化,资产交易化,交易长效化”,因此整个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思考资源资产化问题,让我们的资源活起来,需要要多种力量,长效化的构建。

其次,如何让企业活起来,资本下乡顺畅化。乡村向城市提供了一个重要生态生活的栖息地;二个是生产,从田园到餐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健康的营养;还有一个是文化,提供了城市社区的精神厚度,整个乡村提供了两生一文,所以城乡的融合发展平台,是以供需结构的匹配,从乡居到城居,这些就是我们城市所需要的,这些就构建了我们供需的系统。

我们看一下碧桂园的项目也在尝试,把乡村闲置的文化资源激活,碧桂园出资金,乡村出土地和闲置房屋,最后把政府的财政对口扶持资金放进来,最后实现了公共开发模式,这样就实现了商业融合,把房屋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农民、老百姓,除了我们的租地以外,还有一些长期的分红收益,让它可持续发展,资本下乡让企业活起来,需要把农村的资源变成资产,一起来合作,把政府资金融进来作为我们的1.0版本,这个概念就形成了一个商业的构建。

最后,如何让村民活起来,农民主体组织化。农村的问题就是五个问题,文化、土地、资产、产业,这些所有的问题,最终是人,如何通过人把这些东西很好的组织和利用,这是关键,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的核心人的“空心化,原子化”两化问题,以前关系很亲,现在群而不统、集而不合,农村以前是家族的,现在变成原子很分散,这个时候更需要“村民组织起来、乡村运营起来、乡村自主振兴起来”三个起来,所以最终村民活起来还是人的问题,通过人把我们的“文、地、产、资”结合起来。

关键在于三类人,带头人、新乡贤、外来人。这些人的进入与回归一定会激活乡村,让乡村的管理、投资和消费回归,所以我想这一部分人是第一梯队,后来还有广大的乡村人民,所以我想人的创造是人民主体组织化的关键,因此光产业是不行的,关键还是在人。

袁家村原本就是一个街,最后变成一个小镇,他是典型的乡村带头人,把袁家村变成了一个奇迹,所以乡村聚集,城乡融合,这就是乡村共同体的构建,最终是人,是因为把这些组织起来了,才有产业,所以现在三个方面核心还是回归人的创造力很关键。

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乡村之问?乡村之路,我们要选择一条什么道路,最后到乡村之变。从问号到省略号再到感叹号,使我们坚定沿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冷热”现象,原因是因为我们要考虑到发展阶段,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活血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必须要从小农到中农到富农,届时城乡的流动基本上持平,最后通过“企业活起来、资源活起来、村民活起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所以我们要理性看,要从容对待,要走好每一步,新的时代,需要用乡村约定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这是我今天的大概一个探寻,抛出来的一个大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中国旅...

  • 余良兵

    现任永行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消费升级各细分行业的投资。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

  • 曾博伟

    博士,长期负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主持旅游政策研究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执笔起草众多国...